这是向Amazon学习系列的最后一篇,分享一些我在学习Amazon的过程中,通过Amazon这一系列的机制和理念,感受到的一些底层逻辑。
通过机制落实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叹,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企业管理也一样,学习了很多管理的工具,有很多好的想法,却仍然管不好团队。
究其原因,只有好的想法是没有用的,得建立机制才有用。
Amazon通过“按灯”这样的机制,解决了产品售后问题处理难,影响用户体验,进而影响公司业务正常发展的问题。
Amazon通过6页纸叙述体文档开会法这样的机制,解决了组织变大后,沟通协作效率低的问题。
Amazon通过逆向工作法机制,将产品经理的视角从内部专家视角,转为外部用户视角,切切实实做到了从用户体验出发做产品。进而才有了Amazon源源不断地创新。
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无一不证明,机制的重要性。
没有机制保障的想法,只能是空想。
作为管理者,掌握各种管理工具只是基础。如何结合自己的团队实际,用所学的管理学工具,打造解决问题的机制,才是管理工作的重心。
机制的打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有成长性思维,要不断地迭代、不断地打磨。Amazon在打造自己的组织机制的过程中,经历了从NPI到Two-Pizza,再到Single-Threaded的过程,这中间也经历了好几年的时间。
管理者在打造机制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耐心和决心。
好用的工具,支撑机制落地
机制的落地,不是说定个流程,开个会,给大家通知一下就可以了。
好用的工具,是机制落地的关键。
要通过足够好用的工具,降低机制在落地过程中的各种摩擦,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机制能够顺利落地。
Amazon的“按灯”机制,背后是一整套的工具系统。客服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只是一个简单的“按灯”动作 — 点击一个按钮。背后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首先,Amazon网站上有问题的商品会被下架,对用户不可见。
其次,工单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工单,并把工单指派给产品、运营或供应链团队相应的责任人。
接下来,每一个责任人处理完一步,工单系统会自动转移给下个责任人。直到所有问题都处理完,工单为“关闭”状态,被下架的商品才会自动在Amazon网站上架,恢复正常售卖。
一个小小的“按灯”,要能发挥作用,离不开背后这一整套系统的支撑。
Amazon其它的机制也一样,背后都有强大的工具系统来支撑。
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是,AWS先是Amazon自己内部用来提升效率的工具和服务,后来演变成了对外提供的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服务。
我们自己在落地机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想着,要通过工具去把过程中的摩擦降到最少。
只有工具足够好用,用的人才更愿意去用。
愿意去用了,激励相容了,机制就自然运转起来了。
数据驱动,保障机制正常运行
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件复杂度极高的事情,尤其是像Amazon这样体量的公司,难度之大,难以想象。
公司小的时候,靠创始人的经验,可以让公司正常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只靠创始人经验,就不再灵了。
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科学的做事方法。
科学的做事方法,是把事情做正确的基础。
数据驱动,就是一种科学做好决策的方法。
在学习Amazon的各种机制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数据是流淌在Amazon每一个机制里的“血液”。
就像医生通过各种仪器,得到各种数据,来为我们的身体做健康检查一样。
Amazon也通过各种工具、系统,获取各种数据,来对业务进行“透视”,来检查业务运行的正常与否。
有了这样的数据“透视”机制,做决策不再是盲目地拍脑袋,而是有理有据。
Amazon在数据指标的制定过程中,用到了像“六西格玛”这样的经典工具。工具还是那个工具,用到高手手里,就能发挥出无穷的威力。
作为管理者,要用数据驱动决策这个底层逻辑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武装自己的组织。构建好数据指标,搭建好“透视”体系。才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领导者以身作则,推行机制
在机制落地的过程中,领导者的带头作用非常重要。
不论是推行6页纸叙述体文档开会法,还是贯彻Amazon的各项领导力原则,Amazon的管理层都身体力行为下属做表率。
6页纸叙述体文档开会法,先是从S-Team开始推行,摸索出正确的方式,再由领导者在自己的业务团队推行。
在贯彻Amazon的各项领导力原则的过程中,也都是管理者先要带头做到。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有的机制,都是管理团队先试用;所有的领导力原则,都是管理者首先要做到。
这也是为什么Amazon的机制能推行成功,文化能够贯彻到位,非常重要的原因。
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模仿。
每一个管理者的所作所为,都是其下属最直接的模仿对象。
上行下效,上面正,下面自然直。作为管理者,要时刻谨记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强化机制
Amazon这么多优秀的机制能够运行得这么成功,能够持续为公司创造价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Amazon一直在致力于把各个机制中做得好的案例,作为榜样,向全公司进行推广。
正如前面所说,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模仿。
身边优秀的榜样,也是我们很重要的学习对象。
通过这些优秀的榜样,公司向大家展示了公司要求的高标准、公司以为的“好”,具体是什么样的。
把抽象的标准具象化,就能更好地理解标准。
见过了真正的“好”,明白了“好”的标准。再去把事情做好,就没有那么难了。
持续不断地发现榜样、树立标杆,是不断提升、优化机制非常重要的一环。
Amazon为了更好地推广6页约叙述体文档开会法,就会不断地把写得好的文档作为优秀样例,推广给大家。
我们自己在推行机制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树立榜样这个点。这是保证机制一直运行在高水准的一个重要因素。
想法是基础,机制负责落实想法;好用的工具支撑机制运行,完备的数据保障机制正常运行;领导者以身作则推行机制,优秀的榜样强化机制运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1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