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毛主席和潘心源等人正急匆匆地从江西安源赶往江西铜鼓,他们要去那里发动一场十分重要的起义——秋收起义。
毛主席等人一路上小心翼翼,却还是不幸在路过张家坊时被当地的民团给抓了起来。虽然毛主席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被捕队伍中逃了出来,但他却遇到了新的困难。好在遇到了一位好心的砍柴农民,这才安全赶到了铜鼓。

毛主席
毛主席是如何被捕的呢?他遇到了怎样的难关?那位砍柴农民又是如何帮助他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段发生在秋收起义前的故事。
安全到达,起义爆发
1927年9月6日,饥肠辘辘、体力透支的毛主席光着脚在张家坊地区的一片山林里艰难跋涉着。天色已黑,不知前路在哪的毛主席,完全是凭着最后一股信念在支撑着自己不要停下。

毛主席
就在毛主席感觉自己下一秒就要倒下的时候,一个砍柴的农民出现在了毛主席的视野之中。毛主席走了这么久难得碰上一个百姓,他精神为之一振,赶紧快走几步追上了那个农民:“老乡,您知道去铜鼓应该怎么走吗?”
砍柴农民没想到这个时候还能碰上人,很是惊讶,等看到毛主席狼狈的样子之后就更为惊讶了:“你怎么弄成了这个样子!铜鼓,这里就已经是铜鼓了呀。”
毛主席得知自己已经抵达铜鼓后,心里紧绷了数日的弦稍微松了松,可没想到他这一放松,身体就立即撑不住了,他踉跄着就要往地上摔去,砍柴农民赶紧拉住了他:“你这个样子撑不住的,先跟我走吧,我带你回我家歇一歇。”

毛主席
毛主席的身体撑不住了,但他又怕自己给这位农民带去危险,正在犹豫的时候,那个农民又开了口:“看你的样子也不像是民团的人,既然不是民团那就是农民协会的了,你们农民协会的都是好人,我愿意帮你,你就安心跟我走吧。”
话说到这里,毛主席也终于放下心来,他简单喝了两口农民带的水,就被农民搀扶着带回了家。
农民的家里也不富裕,但看着毛主席虚弱的样子,他们还是拿出了自己家里珍藏的营养品来给毛主席补充体力。

毛主席
毛主席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把仅剩的两块钱交给了那位农民。
“你这是干啥,我救你可不是为了钱呀。”农民连忙摆手推辞。
“老乡,这两块钱你拿着,一块钱帮我买一双鞋和一把伞,另一块钱也再买一些吃的。我多吃点身体也能好得快点不是。”

听了毛主席的话,那位农民终于收了钱,给毛主席买来了草鞋、伞和吃的。毛主席在这位农民家住了一晚,临走前特意把没吃完的东西都留给了农民。
为了方便以后感谢,毛主席询问了农民的名字,但这位农民说什么都不肯把自己的名字告诉毛主席,无奈之下,毛主席只能暂时离开。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在铜鼓县正式发起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粤汉铁路以及株萍铁路,敌人的交通运输线就此被切断。9月11日,湖南和江西各县的起义也纷纷开始。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的队伍被分成了三路,原定计划是这三路队伍最终汇集在一起共同夺取长沙,然而可惜的是,这三路队伍在起义过程中都遭到了不小的破坏。为了避免牺牲进一步扩大,毛主席取消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最终转战井冈山,在那里建立起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到达井冈山之后,毛主席的工作日益繁重起来,但即便如此,他也没忘记那个在张家坊山林中救了自己一命的砍柴农民。他特意拜托了当地的地下党为他多方打听,这才知道原来那个农民叫陈惟德,后来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得知了陈惟德的消息后,毛主席特意给陈惟德写了一封信,再次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情。
后来毛主席在和其他人的交流中,也曾提起过秋收起义前的那几天:“我能顺利赶到铜鼓多亏了陈惟德。那时我刚经历了人生中唯一一次被捕,虽然侥幸逃了出来,但如果后来没有碰到陈惟德,我怕是要死在那片林子里了。”

毛主席和朱老总
毛主席为何会流落山林呢?他人生中唯一一次被捕是怎么回事呢?他又是如何逃脱的呢?
匆匆赶路,不幸被捕
1927年9月5日,在经浏阳去往铜鼓的路上有三位安源煤矿的采购员,他们行色匆匆,一路上都很少交流。

毛主席
这三个人并不是普通的采购员,他们其实是由毛主席和潘心源等人乔装而成的,而他们的目的地则是江西铜鼓。
当时正值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备受打压的时期,蒋介石和汪精卫都在全力追捕共产党人,因此毛主席一行人只能乔装改扮,小心翼翼。
毛主席一行人一路上避开了很多次危险,终于在9月5号这天赶到了张家坊。因为长时间赶路,三个人都已经疲惫不堪了,每个人的脚上都磨出了水泡,走起路来就钻心地疼。

毛主席
为了不影响后续的行动,毛主席三人决定在张家坊稍加整顿,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休息,却让他们遇到了民团的抓捕。
毛主席一行人在张家坊寻了一家客栈暂住,虽然这里的守卫和警戒都十分严密,但由于掩护身份做得十分周密,毛主席等人还是难得安稳地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早上,毛主席等人正准备动身的时候,却突然听到客栈外传来了嘈杂的叫喊声。还不等毛主席等人看清形势,客栈外的人就已经破门而入了。

毛主席
来人并不是国民党特务,而是由当地地主组建的民团,这些人受到国民党的管制,因此也需要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听从国民党的命令,搜捕共产党员。
“你们是哪来的?有身份证明吗?”民团的人趾高气昂地开了口。
类似被盘查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因此毛主席等人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安。

“我们是安源煤矿的工人,这次出来是要去铜鼓买东西的。您看,这些是我们的身份证明和安源煤矿开的证明信。”潘心源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文件交给了民团的人。
按照以往的经验,民团在拿到这些证明之后就不会过多盘问了,因此潘心源也并没有过多的担心。
“不对,你们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说不定就是共产党的奸细,来人,把他们都给我抓起来!”

毛主席
先前来盘问的民团队员已经把证明文件交还给了潘心源,这就是放他们走的意思了,可谁知道这次带队的民团队长却突然开了口。
队长一下令,毛主席等人便迅速被控制了起来。
对于这个情况,毛主席等人也十分不理解,但是他们只有三个人,身上还没带武器,因此只能暂时顺从地被民团的人带出了房间。

毛主席
客栈外已经有不少人都被民团抓住了,毛主席等人小声打听过后才知道,原来这些民团的人根本不在乎谁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他们只不过是希望多抓几个人。如果被抓的人给他们足够的钱,他们就偷偷把人放走,如果没钱,就把他们当成是共产党员杀掉,这样也好向上级交代。
听到这个说法之后,毛主席稍稍放下了心。他这是第一次被捕,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种抓人换钱的民团。虽然民团的人一直说他们这些人将会被带走处死,但是只要敌人有所图,他们就有逃生的希望。

毛主席
毛主席不敢直接和潘心源说自己待会要逃跑的想法,只能用眼神暗示潘心源,好在潘心源很快就明白了主席的意思,并且提前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交给了毛主席。一个逃跑计划的雏形就这样在毛主席和潘心源的眼神交流中定了下来。
逃跑要把握时机,敌人的手里还有武器,因此更要小心为上。毛主席跟着队伍走了一小段路,最终盯上了最开始盘查他们的那个队员,逃跑计划正式开始。
机智逃脱,幸遇善人
被毛主席盯上的那个队员走在了队伍的末尾处,因此毛主席也故意放慢了脚步,而与此同时,潘心源则加快速度向队伍的前端走去。

潘心源
毛主席的口袋里装了不少潘心源偷偷递给他的银元,为了让这些银元引起民团的注意,毛主席特意走得一瘸一拐,还故意用手挥动衣摆,好让口袋里的银元相互碰撞发出声响。
随着毛主席的靠近,走在最后的那个民团队员果然听见了银元的声音,他看了主席一眼,没有说话。
“老总,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呀?”毛主席和民团队员攀谈起来。
“你们都是共党嫌犯,要拉去枪毙的。”

毛主席
听到这话,毛主席装出了一副害怕的样子:“老总,我可不是共党!您看我就是个煤矿的采购员,您能不能高抬贵手放我一马。我还年轻,可不想这么早就死。”
“想跑?”民团队员嗤笑了一声,随即赤裸裸地看向了毛主席装着银元的口袋。
毛主席趁此机会拿出几枚银元递给了民团的人:“还望您救我一救。”
拿到银元的民团队员满意地笑了起来:“那边有林子,跑快点,跑不快可就不怪我了。”

毛主席听到这话十分激动,可没想到他刚刚走出队伍,就被之前那个下令抓他们的队长发现了。队长马上就要派人去抓毛主席,正在这时,潘心源瞅准机会也跑出了队伍,一边跑还一边大喊。
潘心源的动静比毛主席大了许多,因此民团队长便调转方向去追潘心源,而只留下了一小部分人继续追毛主席。
毛主席虽然也担心潘心源,但这是潘心源特意为他制造的逃跑机会,他不能让这个机会被白白浪费,因此毛主席也拼命地向不远处的林子跑去。

毛主席
毛主席跑了很久,身后的追兵却一直不肯放弃,好在山林里有一小片水塘,勉强可供藏身。毛主席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水塘里,用周围的水草来掩盖自己,终于暂时获得了喘口气的机会。
毛主席本以为这伙追兵也就是随便转两圈,看不到人自然就会离开了,但是没想到这些人却始终不肯离开。
为了不被发现,毛主席只能一直缩在小水塘里,身上的衣服都被水湿透了。随着太阳逐渐西落,气温也在不断下降,一整天都没怎么吃东西的毛主席此时是又冷又饿,但是追兵还在附近,毛主席一动也不敢动。

毛主席
直到太阳马上就要落山的时候,这伙追兵才终于放弃了对毛主席的搜捕。
在水塘里躲了将近一天的毛主席腿脚都已经僵了,他一步一挪地从水塘里翻了出来,等他开始寻找新的出路的时候,天几乎都已经黑透了。
鞋子掉在了水塘里,脚上是被沙土磨出的伤口,身上被糊满了泥巴,肚子里空空如也,毛主席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而更可怕的是,尽管他走了很久却一直没能找到通向铜鼓的路。

毛主席
天越来越黑,体力消耗殆尽的毛主席坐在地上短暂的休息,他知道自己还不能放弃。因为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共产党已经被迫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他们排除了万难才好不容易制定了这次的起义计划,他不能因为自己让这次起义还没开始就已经失败。
毛主席歇了一会儿就又坚强地站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去,他只知道他不能停下。

又走了不知道多久,毛主席终于碰到了陈惟德,这才有了后边发生的事情。
在毛主席革命的一生中,类似的情况并不止一次发生,他总能遇到各种难关,也总能巧妙地化险为夷。因为有潘心源这个革命同志的帮助,毛主席得以从即将被行刑的队伍中逃出;因为有陈惟德这个砍柴农民的帮助,毛主席才得以从山林中成功走出来。

毛主席
或许是在毛主席的身上背负了太重要的使命,所以上天才会让他在危险的一生中仅有一次被捕的经历,才会在每次他遇到危险的时候都能遇到如陈惟德一般的妙人。毛主席生来与众不同,注定要给那个积弱的国家带去重生的希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16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