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抖+以后是不是一直要用(用抖加有用吗)

(原文首发于公众号小蒙圈)

一、简单说说知+这个工具

1、知+的总概念

前段时间分享了知+的投放和使用报告,从一个免费流量的玩法,进入付费流量的玩法,更多的是一个尝试。

对于做好物推荐来说,比较难跑通。对于商家来说,效果还不错。

知+,也许还是有很多朋友不熟悉。

类似抖+,是抖音的付费推广工具。知+,是知乎的付费推广工具。

用了抖+以后是不是一直要用(用抖加有用吗)

不过使用起来没有抖+那么的方便,知乎本身是一个zhi十分敏感的论坛,对于广告推广的内容有很细的审查,包括知+的开户,也一定要用企业营业执照来开户,所以造成了一定的门槛。

而且开户一定要通过代理,家蒙遇到的这个代理是原知乎高管,他帮我弄了个公司,借给我用,还挺好的。

一些其他朋友遇到的代理,有时候就不那么靠谱,聊了5分钟还聊不到重点上:

用了抖+以后是不是一直要用(用抖加有用吗)

2、知+的具体功能

知+的功能非常丰富,从信息流到插件,再到文章、回答的加量推广,都可以通过知+这个工具来实现。

  • 对于商家,可以制作一些跳转APP下载界面的插件,来提高自己的软件下载效率;
  • 对于服务商,比如出国留学、治疗秃头、植发、牙医的广告,都可以提升商家的订单;
  • 除此以外,还可以推广个人的微信。用户在手机上点击插件,会自动复制微信号码,并且跳转到微信程序;PC端口点击,会自动跳转到我的公众号文章,内容我选择放我的个人微信二维码。
用了抖+以后是不是一直要用(用抖加有用吗)

用了抖+以后是不是一直要用(用抖加有用吗)

家蒙测试了几天微信的转化,平均一天时间内有大约14~15个人加我,而这一篇的投放费用大概是60~70块钱之间,也就是平均5块钱一个。

由于没有太好的产品去对他们进行转化,只是简单做了一个测试之后,就把微信卡片给取消掉了。

知+的其他功能,对好物推荐来说,目前只有推量是最有帮助的。

在知+推量的操作方面,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对回答进行推量,不仅可以让你的回答出现在信息流当中,被更多的用户看到,也可以出现在问题当中的「下一个回答」,无论用户在观看哪一个回答,只要他点击「下一个」,看到的就是你的回答。

此外还可以投放文章,文章的话就只能通过信息流的方式去进行推广了。

3、知+推量的价格情况

目前回答和文章的单价,最低可以设置成两毛钱一个点击,市场行情大概是5毛到一块钱之间的效率比较好。两毛钱没有竞争力,点击效率非常的差,一天下来也花不了十几二十块钱,有限的资源会被分发给单价更高的付费方。

用了抖+以后是不是一直要用(用抖加有用吗)

关于这一点,有个比喻很恰当,出价钱高的人可以优先在框子里挑选苹果,价格低的人只能排队在后面挑选苹果,但是不代表后挑的人就一定没有好苹果。

所以设置两毛钱的单价不太需要去考虑质量不好的问题,更多的是要考虑投放效率的问题,一天下来花20块钱增加100个阅读量,不痛不痒,没啥意思。

4、家蒙的操作,主要投放到文章

目前我的操作方式是,全部投到优质的文章上面去,为什么我会这样考虑呢?

回答的流量是文章的流量三倍左右,免费的流量基础已经不错了,但是回答的转化效率还是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周边的竞争对手太多,读者看完你的内容,上一条下一条都是其他竞争对手的内容,很有可能造成流量的损失。

但是文章是一个闭环的空间,进入到你的文章,听了你一通分析之后,如果他想买,大概率是会在你文章内买一款价格合适的产品。小概率会特意关掉你的文章,去其他文章重新购买。

也就是,我认为文章的转化率比较高,而且文章本身的流量来源有限,所以我最初的想法是把知+的资源全都用在文章的推量上。

用了抖+以后是不是一直要用(用抖加有用吗)

结果方面,有一定的成效,前面的文章也提到过,投入6500元,大概有1300元的收获,投入产出比大约是5:1。初次尝试的结果是亏损的。

有的朋友推广高客单价的产品,投入1000,收获4000+,非常厉害。

5、亏损就不做吗?

无论是不是知+,做投放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大概率会亏损的,十投九亏。

但是,是不是容易产生亏损就避之不及呢?

绝不是这样的,而且恰恰相反,就算亏损的概率比较高,这仍然是一个必经的之路。

想要把一个产品规模化,免费的流量是不够用的,必须采用付费流量的模式,而怎样的付费方式是效率最高的,一定是一个尝试、摸索的过程,不断的吃亏,不断的尝试,直到你总结出一套能够把ROI跑正的过程。

这和军队里的打靶练习有点相似,训练的时候,不会有任何一个军队心疼自己的子弹,如果连训练的子弹都心疼,那么根本都不用上战场了。

二、发生意外,文章掉排名了

也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家蒙开始了尝试做知+的投放,测试出来的结果大致和我预想的类似,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积累了一点点的投放经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意想之外的事情发生。

最初以为,最差的结果,大不了就是损失一些广告费用。但事实证明还是太年轻了,后果远远不止——使用知+之后,文章开始批量掉排名。

用之前,我的文章排名还不错,比较靠前;使用了之后的一个星期左右时间,各个账号的各个文章,陆陆续续的掉到了40名开外,排名一落千丈,基本上不会被人搜索看到。

浏览量、京粉访问量、转化率都大大的下跌,曲线图可以发给大家看一下:

用了抖+以后是不是一直要用(用抖加有用吗)

具体的损失难以量化,初步估计损失在3W以上。后续的影响还无法判断。

思来想去,一直没想明白原因,家蒙猜测是,官方给内容打上了标签——这是一个付费用户,他不付费,就降低他的排名,逼他付费。

这里家蒙强调一下: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是知+的原因导致的排名下跌。

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样的变化,在收入上的体现非常明显,平均每天的收入暴跌80%,如果不采取任何动作,差不多也就每天100-200左右,数据非常难看。

为了挽回损失,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呢?

1、维持低费用的投放。账户上还有余额,虽然用着难受,还是强迫自己使用,维持一点点付费流量和访问量增长。

2、联系代理,代理是之前是知乎的高管,有一些东西他还是能够帮忙说得上话。

  • 和知+的广告部门沟通,表示并没有这类似的情况发生,其他客户也没有这种情况;
  • 和知乎总部的高管发邮件,阐述这个事实,最后的答复也没有太多改变,告诉我文章的排名是复杂且波动的;
用了抖+以后是不是一直要用(用抖加有用吗)

3、家蒙甚至探讨了一下,花钱去买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排名,由于费用昂贵,并且只能够设定在手机端的显示结果,整体不划算,这个方法暂时放弃。(之所以说暂时,因为活动期间买关键词,还是有搞头的)

4、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没有什么访问数据,相当于封号。心态好才能有更好的精力去处理这件事情。

三、有什么教训可以吸取

除了贻笑大方之外,整个这个过程当中,有什么可以吸取的教训,和失败的经验总结吗?

1、和几个常年投放广告,或者有广告投放经验的大佬聊了几句:太贪了。

一个小小的账号低调的苟住,在知乎上有一份不错的收入,相当于一套一线城市的房租。本来已经很美好了,非得要去推量,而且是拿稳定的账号去做推量,对后果的考虑太过天真了,过于草率。

了解到这些大佬的操作方法之后,谨慎程度实在是让人惊讶。用多个小号去测试,并且回答、文章、时间、转化效果等等一系列的数据,全都统计的非常详细,这个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投放广告的状态。而不是像我一样,广撒网,坐等收成。

也许有人会说,就应该all in、扩张、更进一步、把优势放大,这些说法都对,但是操作起来的这个「度」,不容易把握好。

用了抖+以后是不是一直要用(用抖加有用吗)

贪心,导致自己的行动草率,这是第1个要吸取的教训。

2、做广告投放,要有详细的测试过程,时间段、单价、内容、热点等等因素全都要考虑,测试出来,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后再加大投放。

和严谨的方法比起来,家蒙的操作过于儿戏,无论文章的排名是否有下跌,都显得挺外行的。有种「知+投放一日游」的感觉。

不专业,不踏实,这是要吸取的第2个经验和教训。

3、在投身知+之前,其实有不少大佬和前辈已经开始使用了,并且家蒙也发现,他们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几乎都渐渐的趋于「不活跃」地使用。其实这已经是一个信号,但是一意孤行,没有做好前期的调查准备工作,也没有虚心的和几位前辈细致的探讨。

1万块钱2万块钱,虽然金额不大可以接受,但是这样的做事态度。总归是不可取的。下一次如果有类似的投资或投入行为,一定会做得更加细致,把事前调查做得更加充分,把后果考虑的更加严重。

准备不充分,盲目入场,是第3个教训。

4、过度自我安慰,当时入场的时候,自己骗自己说,用知+是来交保护费的,赚钱不赚钱另说,只是想保护自己的账号。

这样的心态,给了自己一个充分且飘渺的理由,搪塞自己理由太充分了。

确实保护费是交到位了账号,目前看来也还能苟住,但是收益下降了,阅读量下降了,这样的保护费交的形同虚设。

用了抖+以后是不是一直要用(用抖加有用吗)

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大饼,就傻傻的拿着钞票入场,行为有点蠢。

没有明确的目标,这个是要吸取的第4个教训。

四、有什么正面的影响

说完坏的一面,看看这20多天的经历,对后续的操作有什么影响和帮助。

1、决定重新新创立一个账号,从头开始。

由于之前的文章写的太长太大,有很多想法和好的建议都没有办法很好的在文章中修改和体现,也是借此机会,打破自己曾经的观念,重头开始,重新写一篇同一个领域的文章,这个工作并不容易,但是值得去做。这是第一个正面的影响。

2、后续知+的投放,还是会若有若无的保持,尤其是之前的文章提到过的,有节假日或者活动的情况下,知+投放的回报是挺不错的。考虑到负面影响,各位使用的时候要谨慎一点,由于负面影响已经发生,在有必要的时候再次推量,不会有再多的后顾之忧。这是第二个正面的影响。

3、家蒙做了一个测试,100%的停掉了其中一个账号的推量后,维持着另一个账号的投放,想做一个对比,看看是不是停掉推广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后,排名会有所回升。

好消息是有的,停了10来天之后,受损伤的文章排名陆陆续续有一些回升的迹象。最大的跨度是从第40名爬升到了前5名。来之不易,更加珍惜。

事情的经过,大致如此,每件事情都没有那么容易,路途坎坷,世事艰难。

这个知+,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五、对读者有什么参考

这次经历,对大伙有什么参考意义吗?

借此机会,也想和大家说一个思路,当你认定一个领域之后,有一定的专业性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复制一个竞争对手出来。一个人同时运营两个账号,做同一个领域,互搏,这个事情非常值得尝试。

一来可以增加你的收益,二来,遇到波动的时候不至于太被动。

除此之外,家蒙认为有几点是可以借鉴的:

1、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推知+,也不要所有的优质内容一起推;

2、有条件的话,多做几个有权重的账号,随时备用。(几百块买来的那种不算)

3、尝试新鲜事物,尤其是不确定性比较大的情况下,不要拿自己重要的账号来测试;

4、如果已经做成了一个收入稳定的知乎账号,可以考虑减少更新,另起炉灶。

5、看长远一点,也许重做小号,突然哪天小号起飞的同时,老号又回归了。岂不美哉

六、结

一路走过来,遇到很多人和很多事,每一次经历都弥足珍贵。

回头看看,曾经遇到的挫折,最后都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锻炼,最终给予我帮助。

用《空洞骑士》里的一句话作为收尾吧:一直以来,我忘记的都是悲剧,看到的都是奇迹,或许我应该心怀感激?”

放下身段,空杯心怀,双11再来和大家汇报战果。

用了抖+以后是不是一直要用(用抖加有用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1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