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发生于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南宋军队与蒙元军队在今广东江门新会崖门镇附近的海域进行了一场决战。
结果是南宋兵败,太傅张世杰突围后溺亡于珠江外茫茫大海,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少帝赵昺跳海而亡,陪着南宋皇帝逃亡的十万军民追随其后跳海自尽,场面十分悲壮。
不久前,南岭战败被俘的文天祥,囚禁三年誓死不降,写下了正义凛然的《正气歌》,是不是对崖山兵败后发出的感慨呢!

读史的人都知道,南宋灭亡的标志,就是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可陆秀夫为何宁愿背着小皇帝跳海自尽,也不与元军血战到底,或者拼死突围,他怎会不知道不远的地方就是海南岛,再远一点还可以去台湾岛。真的是无路可走了吗?
崖山兵败,追随南宋小皇帝投海的军民有十万之众,若拼死一战,虽不能战胜蒙军,但突围希望却是很大。可惜,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跳早了,这一跳让十万军民心灰意冷,毫无斗志,于是纷纷选择蹈海自尽。

其实崖山背山面海,易守难攻,战略位置很好。南宋军民一路逃亡来到崖山,虽有十万之众,可战略资源甚少,固守决无可能。文天祥被俘后,南宋后期由太傅张世杰领军作战,崖山海战时南宋尚有一千多条船,几万士兵,可被元军封锁海口,上不了岸,吃干粮喝海水的宋兵,即使誓死抵抗,也打不赢蒙元军队。

即使打不过蒙元,南宋军队也可殊死一搏,带着小皇帝突围而去。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跳海跳早了,影响极坏,十万军民的精神支柱没了,战斗力瞬间崩塌,为了守住民族气节,只能选择投海随小皇帝而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214.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