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张台球桌一年盈利多少(开台球厅一年能赚多少钱)

2009年初春,我来到云南怒江州福贡县上帕镇施底电站承建站泵房项目部搞管理工作。在我们施底河电站附近就有一个从海拔2200米的高山脊搬迁到1700米处四十多户的新村庄。村里三十多户人家大都有人在我们工地做过小工。其中一个叫卓寅生的30多岁的小个子男人,有初中文化能顺畅地与我们用普通话交流。因而,我们工地有什么事情做,就会经常与他互相联系,交往比较多些。一次还应他之邀去他家看望了一下,一看他家情况是这样的:他们夫妻育有二女一子,都在十岁上下。三间房屋,居中一间做厅堂兼厨房及子女卧室三合一。进门左手边靠墙壁放一张狭窄的长木板桌,放电瓷炉、电饭煲及日用物品,并作切菜案板用。旁边还有一只低矮本色木架式的放盘碗之类的菜旧橱子。中央有个约二十公分高的四脚铁架子上放个火盆,用以放烧水的铝壶,也可搁放黑铁罐烧大米饭,或煮包谷桸饭。没有饭桌,只有几个二十几公分高的小木板凳子,吃饭时,几碗菜就放在地上,大家或蹲或坐着矮凳子围着夹菜吃;进门右边靠墙壁放着一张木头架子床,上面很凌乱地堆放着一床旧棉被,棉絮像猪板油似的从包被面的几个破裂口翻露出来,这是他们三个子女睡的床铺。东边一间房子存放包谷棒,红薯等粮食,以及背篓、钉钯、锄头、等农具和杂物。西边一间为夫妻俩的主卧房,但也只有一张简易原木架子床。床上仅有一床半旧的棉被。床头边堆放着一些衣服。还用一根绳子挂搭着若干衣物。墙角有一台小电视机,也没见开过,不知是否正常。其余更没有任何桌椅和衣橱书柜摆设其中。我开始以为他家在别处还有更高档的居住房屋。他说没有啊!原来在山顶上住的老屋子更破旧低矮,而且都不再上去住了,已经废弃了。因此,眼前的这幢房屋及我所看到的这些财物,就是他们家的所有家当了。当我看到他家水泥空心砖砌的外墙,没有粉刷,我从墙砖孔缝隙处可以伸进手指头去,墙内外透光穿风,如果野外有蛇虫蚂蚁之类也可以随便钻入屋内,即使关门也没用。想想都有点可怕!我问,为何到这新住房都几年了还不把墙面粉刷一下?他一脸无奈地回答:“没钱啊!怎么粉刷?”由此可见其贫穷程度。简直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这一家子当时的生活状况。

后来逐渐了解到,其实,当时他家是真没有钱。据他自己说,他在我们的工地先后断断续续打了几个月工,其中有一段时间主要是负责抽水泵的开关管理工作,若抽水泵坏了(三天两头时常坏),弄上来再送去维修,一天50块钱工资,那40多天收入2000多元,他用这个钱买了这个30几户村子的唯一一张台球桌。想以此赚些村里爱打台球的年轻人的钱。凡来玩的每人收一元/次。可他没想到在这种地方投资娱乐设施,人家仅是刚开始有点新鲜感,在初期的一阵热闹的风潮过后,不久就没人来再玩了。因为这里的人们,绝大多数兜里都是空的,正如当地人所说的,常常没有钱过夜。即使几元零钱,也没有几个人天天拿得出来,或者说舍不得拿出来玩掉。结果他好不容易辛苦挣的这些钱用于台球投资的也白费了。于是没过多久他凭着在我们工地挣的那些钱作路费带着妻子去了上海打工。

外出打工这条路他走通了以后,这个村里就陆续有几个有点文化的,较年轻的村民相继跟着出去,有的确实在浙江等地的沿海城市打工的也混得不错。其中就有一个曾经在我们工地做过打石头的民工,名叫肯有三,三十岁左右中等个头的男子,就是随卓寅生去浙江打工至今。即2013年,这年我在福贡县城偶然碰到肯友三,他告诉我,他现在浙江打工,每月可赚到两至三千元,很开心,还把老婆也带出去了,他边说着脸上露出了以前很难见到的笑容!可见,他现在生活得很开心。而且,把兄弟亲戚都带出去了不少。这让我听了甚感欣慰!相信他们靠自己的努力会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光明大道!生活也将会不断的改善提高!但更多的是没有文化,连说普通话都不会的村民就很难一下脱贫了。不少村民说只有几个有文化的年轻人敢去外地打工,其余大多数不懂普通话的都没法出去,大都在本地找些事做。因此也赚不到多少钱,很大一部分人家还是房屋简陋,生活极度贫困。还有些人家一天只吃两顿饭,以节省粮食。当我听了这个情况,我都有点为之心酸。这不到西部是绝对想象不出如今竟然还有食不果腹的人家。

不仅如此,还有更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这里的中老年妇女冬天都赤足不穿鞋,在外行走自如。起先我看到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婆,经常不穿鞋打赤脚来到我们工程项目部厨房提潲食喂猪。因为她家靠近我们住处,我以为她下地里干活打赤足了顺便走来提潲食,并不是常打赤足不穿鞋的。不久后,我到村庄里曾见到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先在自家房前场院里赤足行走,之后到外面干农活照样赤足行走。这里大多为坡耕旱地,没必要下水田,何况已是冬天更没必要下水田干活。这时我才确定,这里的中老年妇女是不穿鞋的。当然,他们的这种不穿鞋的习惯与当地的天气有关,这里冬天既没有雪,就是最低气温的时候也很少看到霜冻出现,因而,即使冬天打赤脚行走在外也没有冻伤之虞。但我们毕竟进化到现代社会了。虽说平时不穿鞋应该是当地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习惯。其实我看还是贫穷占很大的因素。他们除了最基本的吃、住、穿之外,什么都想省略掉,以节约其所拥有的少得可怜的生活资源。而且有的人家连本来应该吃的一天三顿饭都要省下一顿不吃。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物资是多么的贫乏难得呀?说句不该说的话,如果不是要遮羞,他们恐怕连衣服都恨不得省略掉不用呢。

话说回来,这里的人们虽然贫穷,但民风纯朴、村民很能吃苦耐劳又善良。

卓寅生等人在我们电站泵房建筑施工基础坑里用电动泵抽积水过程中,当时是3月份,深山谷地河水边还是比较阴冷的,其中一位叫延路生的三十多岁的瘦高个男人,虽没文化,普通话都不会说,但人很聪明灵活,当抽水泵坏了又怕拖断电线,一时弄不上来时,他毫不犹豫的跳下齐腰深的水坑里迅速把抽水泵拖上岸来,浸湿了裤子后,他好像没事一样,一上午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坚守岗位,直到那湿透的裤子自然风干为止。始终没听到他喊一声苦,叫一声累,相反还始终脸上挂着微笑对着我们。真是让我深为感动!多么勤劳朴实善良的栗粟人民啊!我估计是他对我让他们来这里赚这分工钱感到高兴,其心存感激之情也常溢于言表!我看他们辛苦,他们却以苦为乐,就是这样辛苦赚到了一点钱,他们还对我们感激不尽。因此,当我们工地有事情,他没手机我只能上他家去叫时,他总是拿出一两条刚从菜地里摘的如成人手臂粗的黄瓜硬塞到我手里、一再请热情的说:吃、吃、吃呀!于是我即使不想吃,也会折一小段像征性地吃几口。他见了很开心,脸上微笑着。因为他汉话说不来,因此我到他们家往往是坐不了几分钟便会离开。不过看了他家的境况与卓家生家也差不多。

卓寅生等人在我们工地干活期间,正值桃李成熟的季节,他们在按时领到了我们发给他们应得的工钱后非常高兴,有两个民工从家里带来了新鲜的李子给我们管理人员吃。当我接到个个果型又大又甜美的红皮李子吃时。我以为他们自己吃的也都有那么大那么好。但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挑选了村子里最好的李子给我们送来,以表示感谢和敬重我们。

还有一次住在村子里最高处的一户人家有儿子也在我们工地做工,赚了些钱,他们家特地杀了只老母鸡,做好专门请我上去他们家里吃了一歺饭。虽然,一顿饭我们自己觉得平常,但对他们家里来说,却是表示最大的敬意。

说起来都觉得有点可笑。工地附近村民能如此吃苦耐劳,诚心实意地做事,又诚实善良。在刚开始筹建该水电站时,公司却曾生硬地规是,不能用这些当地村民到修建电站的工地上干活。说是以防他们顺手牵羊偷带工地的材料回去。不用他们做工就不准他们的人随便到工地上来沾边,工地上的东西也就不会被偷了。因此,在我去到工地搞管理之前,确实不敢请用当地附近的栗粟族民工,而宁愿花更高的代价到外地请汉族民工来干活。

只是后来有一次,一时急需抽水现场找不到合适管抽水泵的人,才在我提出请用些当地人来试试?由于施工开挖浇筑电站泵房基础必须要赶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不能轻易延误工程进度。因此公司方面才不得不勉强同意我去请了卓寅生等几个人来工地帮着抽水。通过试用这些人,让大家看到了他们实实在在是能吃苦耐劳,且很守规矩。从此,我也就与该村不少人都熟悉了起来,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到他们的上述真实生活状况是如此贫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