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苇
甄嬛一直以为皇上对自己有情意,“故衣事件”后她才明白,皇上爱她,只是因为她长着一张纯元脸。
以此为分水岭,相信爱情的甄嬛被打碎,执意离宫修行,也因此有了后面的种种是非。
如果甄嬛早一点知道真相,或许,一开始就不会对皇帝有那么多爱意,也不会以为皇上真的那么爱她。自然,后来也不会失望离宫,说不定,一早就成了钮钴禄甄嬛。
你看后来甄嬛放下爱情,重新回宫后,大杀四方,还经常利用一下纯元,得到了多少好处。
关于甄嬛像纯元,其实不是多大的秘密,太后、皇后、端妃、苏培盛、崔槿汐都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提前告诉她,而是看着她沉沦在皇帝的爱里?
因为每个人都有私心。

01
皇后的私心:后位
先有了“故衣事件”,才引出了“菀菀类卿”,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皇后。
皇后最看重的是什么?是母族的荣耀,是皇后的宝座,是实实在在的权力和地位。
乍一看,最能威胁皇后宝座的人,应该是华妃才对。可即使华妃再跋扈,家世再显赫,皇后也没把她放在眼里,因为华妃无子,不足为惧。
能威胁到后位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家世不俗,二是深得皇上喜爱,三是能生育。所以能让皇后真正惧怕的,是甄嬛眉庄这样的,年轻且能生养的宠妃。
眉庄的家世也是极好的,又深得皇上赏识,刚入宫就被赐予协理六宫之权,皇后怎能不忌惮?只是都不用皇后亲自出手,只是稍微推了推,就把眉庄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成为众矢之的,自会有人“除掉”眉庄,皇后坐收渔翁之利就行。
真正让皇后忌惮到起杀心的,只有甄嬛。

聪明如皇后,怎会看不出甄嬛对皇上一往情深的小女人姿态?
其实,皇后可以直接告诉甄嬛,她受宠是因为长得像纯元,不管甄嬛信不信,都不会再信任皇上。皇上那么精明,真心假意还是看得出来的,时间一长,甄嬛就离失宠不远了。
而皇后,完全可以做得巧妙一点,只当无意中透露,皇上也不能拿她怎么样。
如此低成本又高效率的计谋,皇后为何不用呢?
因为她对甄嬛是抱着必杀的敌意的。人在面对越害怕的事物时,做出的反击也是越强烈的。
她要的是甄嬛彻底触碰皇上的逆鳞,力求一击即毙。
所以在“故衣事件”未准备妥当之前,皇后是不会轻举妄动的,她反而希望甄嬛越自鸣得意,越飘飘然才好。
人在骄傲自满的状态下,是最容易放松警惕的,也最容易让对手乘虚而入。天要让其亡,必先让其狂。皇后深谙这个道理。
所以皇后不说。

02
端妃的私心:借刀杀人
端妃是第一眼就看出“菀菀类卿”的人。
但她选择不说。甚至当机立断,要利用“菀菀类卿”的甄嬛,除掉华妃。
这是她好不容易等来的机会。
华妃盛宠,且皇上对华妃也有真心,而且她还有年羹尧的势力撑腰,能够超越年家兄妹,似乎只有纯元了。
也就是说,能跟华妃一斗的,只有长着纯元脸的甄嬛。
事实证明,端妃眼光毒辣,运筹帷幄,没有帮错人。华妃确实败于甄嬛之手。
如果说皇后还有一半的可能会告知甄嬛“菀菀类卿”,那么端妃是半点可能都没有。端妃是最不希望甄嬛知道“菀菀类卿”这个真相的人。
甄嬛敢对抗华妃,甚至逼杀华妃,底气来自于皇上的偏爱。或者说,是甄嬛自以为皇上偏爱她。
所以,只有甄嬛沉浸在这份自以为是的偏爱里,她才有底气,有自信,有脑力,有精力去铲除华妃。一旦甄嬛意识到自己只是个替身,以甄嬛的性子,信念都要崩塌了,更别说和华妃斗了。

同样,甄嬛越觉得皇上对她偏爱,越会爱皇上,而这越能让皇上觉得她像纯元。毕竟纯元和皇上就是这么彼此恩爱的。
皇上和甄嬛二人入戏越深,端妃越能坐收渔利。
有些人明知你一步步走向深渊,却不愿拉你一把,因为只有你步入深渊了,她才能走向光明大道。
所以端妃不说。
03
崔槿汐和苏培盛:有心无力和事不关己
崔槿汐见过纯元皇后,且受过纯元的恩惠。
她还是小宫女时,冬天双手浸泡在冷水里生了冻疮,纯元上前关心询问,命人医治。
槿汐与纯元的交集仅限于此。
崔槿汐不说,情有可原。因为虽然槿汐见过纯元皇后,但根本谈不上熟识。至于皇上对纯元如何用情至深,崔槿汐一个小宫女,是不会有机会知道的,更不可能想到“菀菀类卿”这一层。
槿汐这个阶级能得到的信息,都是些一眼就能看到的表面信息。真正核心的信息内容,槿汐是接触不到的。
所以当槿汐看到吉服的时候,即使起疑,她的疑心也是毫无头绪的,根本不能为当下的甄嬛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槿汐不说,不是不想,是真的就算有心,也是无力。
那么,与槿汐截然不同的是苏培盛呢?
苏培盛是什么人?是通过皇上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句话,就能够立刻准确得知皇上真实想法的人。那么,皇上对纯元的感情,苏培盛肯定是知道的。
甚至皇上将甄嬛当成纯元的替身,苏培盛看在眼里,也是知道的。
不可否认,苏培盛是欣赏甄嬛的。可是这些欣赏太单薄了,根本不足以让苏培盛这样的人精出手相助。
第一,没这个必要。苏培盛根本不关心这些儿女情长。站在苏培盛的角度,谁得到爱,谁失去爱,谁真心谁假意,关他苏培盛什么事?苏培盛做好自己的工作足矣,伴君如伴虎,这份工作本就不轻松,哪有闲情逸致提点一个为情所困的妃嫔,根本没必要。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此时的甄嬛,和苏培盛毫无利益关系。
这个时候,苏公公的利益只与皇上一人息息相关。皇上才是苏培盛需要效忠的对象。甄嬛得宠也好失宠也罢,对苏培盛来说,关系都不大。
甚至,甄嬛不知道真相,皇上开心,他身边的人日子也好过点。
所以,苏培盛不说。

人与人之间,只有产生利益捆绑的时候,对方才愿意出力。
后期,皇上年老体弱,苏培盛也需要更强大的靠山,于是苏培盛的利益共同体由皇上变成了甄嬛槿汐二人,自然事事暗中助力。
“菀菀类卿”事件,大家都是冷眼的看客。
无需指责,因为这就是人性。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告诉你秘密。
这件事,也给了甄嬛很大的教训: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要以为自己独一无二。
每个人,都不过是普通人,需要一步步谨慎地往前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