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时做校内创业项目,简单说就是组织大学生在寒暑假去到县一级城市,为青少年提供提分辅导、夏令营等服务。作为主要负责人,我经常需要给几百名大学生做培训。
在那时,做培训我有些优势,比如形象就像个朴实的老师、总结归纳能力较强、肢体语言有感染力等等。
同时我也有做培训的缺点,比如不善于讲故事,语言在我看来不够流畅,常常会不能简洁而准确的表达我内心真正的观点。我想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学院当时有个老师,我爱听他讲课。听他讲课吧,那语言之生动,叙事说理之准确,时不时还有点像听电视里老先生说评书的感觉。
于是,就着我自己的表达问题,我就去请教这位老师。不会讲故事、说话啰嗦还不准确怎么改正呢?
见我这么积极主动,哪有老师顶得住啊!唰唰唰就把他自己的经验讲了一遍,当然,依然是直戳要点。我当时用自己的话向老师确认理解正确后,回去就开始依着“药方”练习。
我还留了个心眼,就是我把练习之前的培训现场录了音,我想一个月两个月后再录音对照着看看,“药方”有用没用准听得出来。
我就这么练了一个月,每天15-30分钟,一个月后录音一对比,自我感觉确实讲课时的措辞、节奏、临场反应等等都有明显进步。我也担心这是不是自恋呀,找了几个哥们做评估,让他们听一旧一新两个录音,觉得哪个录音好,好在哪里!
结果,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练习了一个月之后的录音。我服了!
我知道很多同学也有一些语言表达的问题,比如说话不流畅、节奏单一没起伏、口头语多、词不达意等等。
现在,我把这个“药方”传承下去,表达能力欠佳者可以借此突破,表达能力尚可者可以更进一层。

药方由一个心法+三个方法组成。
一个心法:
练习口才的突破口是练习语言本能反应,只有大脑中的语言区域足够发达,才能做到不需要刻意思考的自动且准确的语言反应。
不训练语言本能反应,一味练习表达技法就像没有内功托底的武术招数,是不会有威力的。
三个方法:
1.跟嘴;2.背文;3.朗诵。
我们讲讲三个方法怎么具体练习。
01跟嘴
找到你喜欢的语言大师的音频,早上花5-10分钟边听边跟着说,模仿他的语言风格、节奏、换气口,也就是他说一句你说一句,他高亢你也高亢,他平稳你也平稳,尽量跟紧一点。
就这么每天早上跟5-10分钟,当然如果一开始语言本能反应差一些的,很可能跟不上那些大师的表达,怎么办呢?
没关系,跟不上就勉强哼哼,能跟上多少是多少,随着你持续练习,那些跟不上的部分终有一天会轻松搞定。
我当时跟过郭德纲、跟过单田芳、跟过马云,最难跟的确实还是单田芳的评书,但一旦跟下来了,就意味着语言本能反应又上一个台阶了。
02背文
平常交流,做汇报,正式的演讲,甚至讲课,如果嘴里随时能蹦出点饶有品味的句子段落,比如讲到人的欲望这个部分,你提嘴一段《道德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这样的讲话会瞬间提升你的专业度,所谓学文不背书,学成一头猪。古今中外,名言警句,每天中午花5-10分钟背一点,一方面积累表达素材,另一方面也是在让大脑的语言记忆区接收更激烈的刺激。
03朗诵
不会讲故事?说话没感染力?情绪平铺直叙?
咋办?朗诵。
找一些你喜欢的现代诗,或者你喜欢的短篇故事,每天睡前带着投入感去朗诵。有感情的、有起伏的讲故事,诵诗句。
每天晚上就这么5-10分钟,你就会慢慢变成一个语言特别能传递情绪的人。

一个心法,三个方法,这就是当时我拿到的药方。
练习了一个月,效果很明显。我身边的朋友,有自认为语言能力欠佳的,我都分享过练习方法,反馈都是积极的。
目前的数据来看,连续跟嘴、背文、朗诵练习一个月,每天加起来15-30分钟,一个月下来就会有明显的进步。一年下来,也许你就可以去德云社、脱口秀大会、TED跟那些专业的一较高下了。
当然,我要强调一个事实,郭师兄分享的这个练习方法,只能解决语言本能反应的问题,不能解决思想深度的问题。表达是思想的延伸,思考和思想是另外训练的部分。
无论如何,先解决语言本能反应的障碍。未来成为创富表达高手的的路,以后会好走很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