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沈步摇
疫情期间如果在滨海大道深圳湾公园散步,会看到海面上逡巡的探照灯。在深圳过去的四十年里,大规模防范对岸偷渡人员,这恐怕是第一次。老人家们都知道,当年在大陆的艰苦时期,不断有人从这一侧偷渡去那一侧。
现在,我们在沿山路一号的畔山餐厅附近,仍然可见当年哨兵的碉楼,他们不是防范对岸来人,而是防范大陆人偷渡出去。同样的碉楼,在梧桐山脚下也有。从宝安沿着深圳湾、深圳河一直到盐田的海景路——也就是沙头角河的入海口,曾经有这么一条看不见的警戒线。
一条窄窄的深圳河,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区分了两个世界,两种生活方式。像是某种不用言说的竞赛一般,2018年,深圳以24221亿的GDP数字首次超越香港,人均GDP接近香港一半。单从经济总量上看,深圳这座在南海边崛起的中国最新的城市,无疑是人类史上的一大奇迹。
如今,深圳河两岸的这两个世界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步模糊。深港之间在过去的四十年间,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南海边一个圈”的奇迹。如今,这个圈子越画越大,像投入水中的石子,不断激起阵阵涟漪,以同心圆的波幅,向外扩散。
这不得不归功于当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01
深圳因香港而生
一条深圳河作为深圳与香港的界河,其中包含了一种区隔的思维,这一侧是我,那一侧是你。区分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意识形态,就像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像拔河时中间的那一条分割线。
但是,一个圈的思维则完全不同。圈代表着一种包容以及融合的思维。圈内的各个单位,是交流、互助的相处模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那位老人在画下这个圈的时候,不仅是一种经济模式的尝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尝试。
宝安县县治在如今的南头,而深圳的奠基则选择了两个基点。一个是广九铁路入境时的罗湖,一个是作为外向型工业区的蛇口。如今我们看深圳主城区,正是从蛇口到南头再到罗湖这么一个L型的样子,就是这两个基点的连线,首尾再略加延伸以及在线的两侧扩张。
也就是说,在八十年代初,深圳的两个基点,就奠定了如今城市的基本样貌。蛇口固然是放开手脚由几个国企尝试,罗湖这一侧则尽量交给民间的企业力量。这种混改模式,正是早期深圳改革开放的既定路线。
“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排除了意识形态的纷争之后,深圳以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面目出现了。这里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深圳?正是因为紧挨着香港,深圳才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极佳条件。
1978年中国全国GDP为1500亿美元,而当年香港GDP为183亿美元。香港以占中国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却拿出八分之一的GDP成绩,单从经济效率上看,无疑是全中国最高的。那么香港为什么可以如此?在一块地无三尺平的地方,缺资源、缺淡水,为什么可以长期成为亚洲的中心城市?
香港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足以让这座城市的规模和经济力量如此发达?我想也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很显然,在南海边画圈的那位老人家,他想过这个问题。为了验证他自己的想法,特意为深圳选择了三个对比城市来做双盲实验。这就是当年的四大经济特区。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改革开放试验田也经过了多年考验,我们来看看结果。还是拿2018年的GDP数据,珠海为2900亿元,汕头2400亿元,厦门4700亿元。在四大经济特区中,汕头只有深圳的十分之一。我们能不能说经济特区的成功率只有25%?不能。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照实验。
在起步上,显然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成型的沿海城市,起点要比深圳高很多。对这一结果,唯一的解释就是,深圳挨着香港。当时香港是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改开后与内地的联系逐渐紧密,深圳就是最直接的受惠者。
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以近距离接触、学习、复制、移植的方式进入深圳,以及珠三角。深圳又赶上香港在七八十年代高速发展后的产业升级转型,承接了香港相当多的制造业转移。香港在八十年代后一心一意只做金融服务和转口贸易,其他则借助深圳的低成本贴牌。如果说,深圳的第一桶金来自香港,恐怕不会有什么异议。
02
每天七十万
新冠疫情之前,莲塘口岸的建设已经接近收官。为什么当时上马莲塘陆路口岸,是考虑到沙头角口岸太远,主要是以惠州、东莞方向的货车为主,文锦渡口岸也是货运口岸。而罗湖口岸的出境则受限于东铁线,客流巨大,东铁已经不堪重负。在深圳东部的确需要这么一个陆路口岸。
在莲塘口岸之前,通过沙头角、文锦渡、罗湖、福田、皇岗、深圳湾、蛇口、机场等八个口岸往来于深港之间的人流,平均每天为70万,相当于北京东城区的人口数,几乎就是一座小型城市在两地之间流动。
其中,皇岗口岸为24小时通关口岸,凌晨的皇岗口岸,几分钟就有一班客车。在香港看完电影吃了宵夜,再回深圳泡脚唱歌,是很多人周末常见的生活方式。从2003年香港开放自由行之后,这样的人员往来才是深港之间的常态。人员往来,必然意味着资本、信息的往来。
这就已经接近深圳崛起的核心机密了。一座伟大的城市,不,两座伟大的城市之间,只有自由的信息、资本、人员往来,才能构筑起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深圳过去的四十年,正是在如此的进程之中。虽然有边境线横贯其中,但70万的人口日常移动,已经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深圳的年轻人去香港行山,看电影,听演唱会,乃至去大学听讲座。中年女性则是带回来一堆衣服和化妆品,据说与深圳同款有五分之一的差价。而中年发福的男人带着年轻漂亮的情人在广东道选购各种包包。更多的人则是买奶粉、药品和手机。
香港在本世纪的前十五年里,相当程度上引领了深圳的服装以及流行风潮。大大小小的演唱会,数不清的画廊来展出,以及相当多的专业人员交流。深圳的摩天大楼好多是香港参与设计或者物业管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位于罗湖的粤运大厦,多年前是委托港大团队设计的。深交所早期全部是从港交所复制经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罗湖万象城之前,深圳几乎没有任何高档商场。因为深圳人民一个小时就可以在铜锣湾买到更便宜的,还可以顺便吃一碗阿一米线或者避风塘炒蟹什么的。这是北京上海与深圳最不一样的地方——全中国距离资本主义最近的地方。当然,在1992年的市场经济确立之后,资本主义在经济模式层面并不是一个问题。
之所以一再重复深港之间的密切的联系及历史,乃是因为深圳的现在就是奠基于深圳的历史之上。没有八十年代的香港,就没有九十年代的深圳,就不会有今天的深圳。我们不能因为吃第五个馒头饱了,就认为前面四个馒头没有意义。
这两年,因为疫情之故,深港之间的实体联络大为减少,但线上更为密切与频繁。很多深圳人觉得生活中会少了一些什么,那就是“香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疫情下的深圳被剥夺了。这是一种基于个人体验的微妙的情感联系,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但是这种情感连结是真实存在的。还记得那对隔着深圳河打电话的情侣么?
03
深港与大湾区
在深圳成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之后,如何“示范”,如何“先行”,是对深圳的又一次新的考验。深圳作为试验田,深圳模式被过去的四十年又逐步扩散到中国的内地城市,而大湾区的规划则是“先行示范”第一抓手。如何理解这个抓手?如何理解在大湾区时代的深港关系?
大湾区在地理上呈现一个“A”型,顶端自然是一千多年来中国的外贸第一城广州。澳门和香港分列两个底端,深圳不论是人口、经济体量还是城市功能,都是无可厚非的“大湾区第一城”,这样的定位给深圳提出了很多新的目标,决定着深圳以及珠三角的未来。
毫无疑问,深圳应该利用香港溢出的智慧和科技、金融资源,不断助推香港坐稳亚洲一线城市的位置。至今,中国利用外资的60%都是经过香港管道,这个亚洲金融中心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一直在为中国的改革开放配置外来资本。中国能有今天的经济成就,香港是功不可没的。
深圳不仅要通过香港把资本接进来,也要通过香港把产品送出去。珠三角的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新型制造业基地,有大量企业的出海需求,深圳完全可以成为这些企业的总部基地,通过香港实现快速而有效地出海。香港专业的金融及管理经验,能够帮助这些企业迅速完成现代化的升级改造。
香港作为中国内地与外部世界的连结点,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香港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变压器,联络中国与外部世界,在香港这个节点实现大家的电压一致。所以对香港现有格局的保护,即意味着保护整个中国的资本安全。这一点相信很多人并没有什么概念,所以才津津乐道于深圳的超越。
但超越归超越,整个大湾区的分工则一定是明确的,尤其是深圳与香港关系中,深港之间并没有什么竞争,过去没有,未来也不会有。经济发展不是零和游戏,不存在一方伤害另一方的利益。所以尊重香港已经有的成就及历史积累,深圳的利益才能够最大化。
大湾区是一个生态圈,合作与共赢才是最根本的共同发展之道。深圳处在如今这个位置,应该明确在这个生态圈之中彼此的功能。不能唯GDP主义,因为接下来,大湾区面临的不是“发展的速度”的问题,而是“发展的质量”。先行和示范绝不是空话,而是描绘了一种与“非先行”、“非示范”地区不同的新的图景。
当年,老人家画的那个圈,就是这个意思。
图片源自网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1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