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付怡
“搜索关注公众号领取奖励金8.8元!”仅因这句群公告,广州一女子一步步落入骗子的圈套,从免费获取蝇头小利,到最终被骗65万余元。须警惕的是,刷单兼职类电信网络诈骗仍然高发!这类骗局可能打着“在APP内做任务即可免费获得新衣服”“每天完成任务即可领取试用工资”等旗号,引诱事主充值或转账做任务刷单,再以各种借口要求事主转账更大的金额,最终,将事主账户掏空。刷单类诈骗中,尽管骗子使用的名目不尽相同,但都有着相似的手法和套路。
案例:APP内做任务,“拍单”“补单”共被骗65万元
5月,广州某公司职员李女士微信上收到一条陌生好友申请。通过好友后的第二天,李女士直接被对方拉入一个近百人的群聊。
“搜索关注公众号领取奖励金8.8元!”群里的活动消息吸引了李女士的注意。“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关注了那个公众号,然后发了我的微信收款码给对方,接着就收到8.8元的到账通知。”李女士说,没想到活动竟然是真的,随即便关注了另外两个公众号,分别领取了6.8元、10.8元的奖励金。
之后,群里又发布公告称,下载一款名为“雷闪”的APP进行联系便可领取20.8元奖励金。李女士没多想就下载该APP,并添加了“带单”的“苏导师”。“苏导师”给李女士发送了注册账号的链接,李女士点击进去,操作了两个任务,“任务需要我充值进行‘拍单’,完成后可以领取奖励金。”随后,李女士在兑换界面提现了653元,包括本金496元和任务奖励金157元。
第三天,APP上的另一名导师“谢导师”又发布了“拍单”活动,需要连续做四单。李女士完成第一、二单预付操作后,“谢导师”称李女士操作失误需要进行“补单”,李女士随即支付了3996元进行“补单”。随后,李女士接着在第三单预付16888元,这一次,李女士又“操作错误”需“补单”33776元;第四单预付89888元后,再次“操作错误”又“补单”109977元。操作完成后,“导师”称李女士只做了一个产品,需要做够两个产品才能进行“补单”,李女士又陆续支付了近40万元。
“当我要提现时,发现系统又出问题了。”李女士表示,界面显示:“账户有连续错误的数据导致数据库瘫痪错乱,信誉分下降至75分,信誉分不足无法出款。”她马上询问“导师”,但对方称自己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建议李女士联系“在线客服”。“在线客服”称,李女士再支付40万购买“信誉分”即可恢复正常,或等待技术人员处理。“这时我发现自己被踢出微信群。”李女士此时才意识到被骗,前后共计损失656540元。
提醒:刷单诈骗本质是通过小利引诱事主转账
另外,还有一名广州市民王先生在求职过程中,按对方要求,在某APP上做“试用期”任务。“招聘方”称,每天做任务刷单才能领取“试用期”工资。结果,王先生在对方各种借口和名目的诱骗下,陆续刷单转账近10万元。
市民张女士在网上收到寄拍服装的邀请。随后对方告诉她,下载某款APP做任务,便无需寄回寄拍的服装和手提包。在这些好处的引诱下,张女士在APP上一次次充值“做任务”,陆续投入51万余元才幡然醒悟。
刷单兼职类诈骗早已不是新骗局,但仍然有人屡屡上当受骗。这类诈骗往往披着“动动手指做任务”就能赚钱的“漂亮外衣”,本质是骗子引诱事主不断充值转账,直到掏空事主的账户。
广州市反诈中心提醒:凡是通过小利引诱充值或转账做任务,索要所谓“账户解冻费”或充值才能退本金的都是刷单诈骗;求职过程中,凡是要求先支付、交纳费用的,一定要小心;网络刷单是诈骗陷阱,更是违法行为,广大市民切勿以身试法。(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曾潇
校对 | 何绮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1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