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个人创业机会,碳中和_创业机会?

12月13日-15日,36氪WISE2021新经济之王峰会在上海举行,今年我们以「硬核时代」为主题。“硬核”是当下时代和大环境带给中国新经济企业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要求企业关注技术创新,找到自身“硬核”壁垒;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回馈社会,展现更多“硬核”责任与担当。在从商业模式创新的“应用时代”迈向技术创新的“硬核时代”之际,我们与上百家硬核企业汇聚一堂,聚焦宏观政策、智能制造、半导体、新能源、新消费等热门赛道,全方位探讨各领域如何构建以创新驱动的硬核竞争力。

“ 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的碳中和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各大厂商纷纷入局,属于“双碳”的变革性时代即将到来。眼下,“双碳”的目标已经落地,但是行业内围绕排放标准、减排指标、碳交易等诸多环节标准、规则仍不清晰,围绕“双碳”规则,行业内面临着哪些难题和挑战呢?面对碳中和的未来,产业从业方、创新者、碳中和领域投资人有哪些经验和想法?“碳中和”的风口里,又有哪些机会和机遇?为了解答这些问题,36氪邀请到了四位嘉宾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财才说 | 抖音财经创作者

张天丨深石控股CEO

张志浩|快思瑞科技CEO

邹娟|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中国区可持续发展业务主席

碳中和个人创业机会,碳中和_创业机会?

图片来自 36 氪

以下为碳中和主题圆桌讨论内容精选:

财才说:现场的各位嘉宾大家好!

下午这一场“碳中和”与新能源的圆桌会议由我们四位给大家揭秘。有人好奇为什么我不是专业主持人,会让我来主持这场圆桌会议,这里面其实有一点悬机。前段时间抖音联合了北京生态环境局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发起了“今天你低碳了吗”以及“低碳有为”两项关于“碳中和”的科普活动,抖音财经创作者有讲商业的,有讲基金的,有讲职场、保险的、房产的,全部在抖音科普关于“碳中和”的知识,包括自己领域跟“碳中和”的关系。抖音累计播放量达到7亿次,其中我贡献了三千万。很多人看了我那一条“碳中和”是未来40年很多普通人都有可能抓住的大风口之后,表示意犹未尽,里面还有没有什么机会和机遇呢?今天他们来了。

第一位是深石控股的张天先生,以及快思瑞科技的张志浩先生,以及贝恩公司的邹娟女士,请各位自我介绍一下。

张天:深石控股是一家专注碳中和领域的投资机构,所以今天也是非常有幸和主持人以及两位嘉宾一起交流,期待我们的探讨和沟通。

张志浩:我是快思瑞科技张志浩,快思瑞科技是一家注重于做新材料的公司,我们为什么会跟“碳中和”挂钩呢?我们做的核心技术是做微米级的微球,但是不像最近上市的纳微是实心微球,我们这个微球是空心的,微球的壳只有80纳米,所以它的密度非常非常低,这个微球可以用到几百个领域当中,主要是轻量化,还有一个应用就是保温节能,我们下游有一个应用的产品就用在建筑涂层的节能保温,这是一个创新,可能未来会改变建筑节能保温的大局面。

邹娟:贝恩公司致力于给各行各业的企业,各位企业领袖们提供战略咨询服务,我们在ESG相关领域也非常期待,包括现在也跟各方正在进行深度的沟通和交流,包括企业如何应对“双碳”的趋势,以及有更好的机会能够抓住这样的“双碳”的变革性时代。

张天:谢谢!确实像刚才主持人介绍的,去年9月份习主席在联合国正式宣告3060成为我们国家的关键战略以来,各个行业都感受到了强烈的变化。具体到我们这个机构本身,最直接的是3060战略催生了我们这家机构的诞生。简单多介绍几句深石控股,它是由万科创始人王石先生打造的一家以地产产业平台为基础、以投资为抓手的专注在“碳中和”领域的投资机构。如果各位有了解王石先生的话会知道,不管是王石本人还是万科,在20年前就开始非常积极地布局绿色经济发展,包括2003年万科启动了建筑产业化事业,其实主推的就是从绿色、节能、低排放的角度来做更经济、更优质、更适合人们生活的建筑。

此后,王石先生通过万科公益基金会、乡村发展基金会等公益手段也做了很多年的绿色经济倡导,包括从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到最近的格拉斯哥气候大会,我们每一届都代表中国企业参与,在“碳中和”、零排放的博弈过程中发出中国企业家的声音。

去年习主席正式对外宣布3060战略之后,我们觉得这个机会非常好,所以毫不犹豫成立了深石控股这个投资品牌。我们不可能投“碳中和”大领域的每个赛道,所以我们从最擅长的建筑这个赛道和场景入手。在这个赛道,我们希望在一横一纵两个方向上做透:横向上,对现有建筑的改造,我们推出了“零碳社区”的平台;纵向从上游的新材料、新能源到下游的智能化的建筑运营,整个产业链我们挑选非常好的新技术、新企业,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刚才光源资本的郑总说,希望找一个足够长,足够稳定,方向明确的赛道,其实我们认为建筑领域的“碳中和”就是未来40年长度足够长、政策确定性足够好、包容性足够强的赛道,我们非常愿意深入其中陪伴更多好企业共同成长,谢谢大家!

张志浩:实际上变化还是非常大的。我印象比较深刻,去年到今年之前,碳排放的话题已经持续了非常多的时间,从全球气候变暖 从戈尔开始,去年9月22号之前“双碳”经济这方面主要还是以成本驱动。也就是说,之前的“双碳”经济、清洁能源,不管是太阳能、风能也好,电动车也好,基本上依赖于政府的补贴去驱动的。政府的补贴是成本经济的一部分。

从去年到今年,我们明显地看到从成本驱动、经济驱动开始到价值的驱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刚才介绍我们公司有一款产品用在建筑当中,在涂层领域里解决节能保温。我们2019年开始研发,开始研发的时候当时的出发点是这块东西用到建筑涂层当中,能够解决多少温差,解决温差就意味着能够降多少度电,省多少电费,驱动概念完全是成本经济的角度。今年开始非常明显,很多头部企业名字不方便提,他们主动找到我们,因为我们的技术非常前沿,他们说要去合作,要开拓,开拓的目的是因为预见政府可能会以政策推动这个东西,而不是以成本,在这方面我们看到比较大的变化,从成本经济转向价值经济的转化。

财才说:两位张总聊到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一个是长期,一个是预见。其实“碳中和”这个事就是这样,我上台之前接受了一个采访,是关于怎么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个世界上的不确定性有太多太多了,我们只要抓住其中一个确定性就好了,我认为“碳中和”就是这么个事。接下来请问三位嘉宾,我自己包括我昨天发的视频下面粉丝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在“双碳”领域有没有什么创业机会?行业内是否会出现“淘金热”?我之前做了一个视频里面我说过,有关于减碳的任何事情都存在着交易机会,刚才我们聊到材料上、节能减排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存在着很多很多的交易机会。

邹娟:谢谢主持人。“双碳”背景下,创业机会我想提供两个视角:

第一,对于大型集团公司思考自己的“双碳”目标的时候,其实往往会从几个角度考虑。比如,比较大规模的节能降耗,这样的做法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一方面可以对成本做调节,另一方面也达到了“双碳”的目标,对于节能降耗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变化、流程创新,从这个角度讲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创业机会点。以钢铁行业为例,钢铁生产过程中具体的步骤以及电气化的过程都是很好的技术方面的创新点,这里也会引发很多业务机会。

第二,对于整个企业来说,需要有一些零碳工厂、零碳门店等概念性的宣传,包括联动消费者做一定的改变。这样一类的做法在“双碳”的进程中带来的商业机会,对于相关的设计、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等等一系列可能是比较大的机会点。

新能源投资机会方面,“双碳”整个进程中有很多种选择,不论是直购电、分布式光伏、碳捕捉等等一系列的选项,企业考虑自己的“双碳”决策的时候,它也会看到自己新能源可以供选择的选项中根据企业实际运作情况,作出一定的优选。这里值得关注的是分布式光伏,在新能源整个赛道中间,包括新能源投资降碳的选项维度中,是我们特别推荐关注的。分布式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逆变器、EPC能力、集成商等都是有相当多的商业机会存在。谢谢!

张志浩:节能有两方面,第一是清洁能源,我个人认为已经做得非常深了,研究的时间很长,研究得蛮透。这其中不能说没有机会,但是机会还是比较局限。第二从节能角度讲,能源效率的提升,实际电动车也是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的源头靠煤还是靠气发的跟能源车没关系。今天数字经济跟厂的挂钩实际都是能源效率提升大的范畴里,在这个大范畴里创业机会非常多,因为能源效率的提升可以涵盖的范围,包括从材料的角度、管理的角度、能源管理的角度,从设备,从技术,从工艺,从每个领域当中在每个细分行业当中都有能源效益提升的机会。围绕着这个机会,我觉得会有非常非常多新的技术、新的创业机会产生。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国家要配套相应的政策去推动创新机会的产生。

比如我们在绿色建筑能源方面,住建部在官网中说希望鼓励企业推动建筑节能保温的相关技术的发明,但是推动这个发明怎么制定相关政策推动这个发明?有两个做法,一个是补贴你,第二个做法你造的房子要达到什么样的节能标准,这个就是一个国家政策,国家推动这些政策,我相信围绕着能源效率提升的技术创业机会是非常非常多的。

张天: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一共大概有110亿吨左右的碳排放,我们的自然碳汇大概20多亿吨,未来40年要达到“碳中和”的情况下,不仅经济保持高速发展,还需要在今年的基础上做大概80亿吨左右的碳减排。现在国内外各个机构也在测算,中国为了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会在基础设施转型上投资大概160~200万亿人民币。平均40年下来,如果简单地理解为一个线性增长,平均每年是5万亿的市场投资机会。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整体市场基础。真正实现的过程不是线性的,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国家的碳排放很有特色,从能源、发电到工业,已经占据了大半的碳排放。如刚才张总提到的,在模式创新、能耗提升上,以建筑为例,碳排放占比只有20%左右,即使算上所有建材生产、运输和施工,可能不到40%。所以,国家先以基础设施“碳中和”转型作为推动,后期会逐渐涌现出细分投资领域的市场机会。

拿建筑投资举例,我们去年对整个建筑全产业链做了一个梳理。建筑跟其他产品不太一样,它不是一个交付式产品。建筑的碳中和分两个阶段:第一,建造阶段;第二,运营和维护阶段。一个建筑做好之后交给了业主和使用者,并没有完成碳减排、“碳中和”的使命,它还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我在前期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在做很多好的碳减排、能源管理技术的同时,还必须要保证未来70年把这个建筑交到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手里,不会把我这个好设计荒废掉。

建造阶段我们会重点关注两个点:一是新材料,既包括光伏一体化等建筑材料,也包括对于钢铁、水泥的替代和补充材料;二是建筑科技和建筑智能化的过程,包括全流程的数字化、装配式建筑技术等等,如果能够控制好建筑建造的全流程,对于碳减排和碳管理将会提供非常大的支持。当一个建筑成为零碳建筑被交付之后,我们关注的是它的运维阶段,其中的投资机会包括用电——比如现在非常火热的光储智能、智能微电网、建筑节能、EMC智能化、地层热对于区域供暖的替代——以及建筑运营的大数据、智能决策,碳减排效果的核查、核算。所以建筑“碳中和”领域不同的细分赛道会有非常多的机会产生。

张志浩:补充一个数据,刚才张总讲到建筑节能方面。Bloomberg 2018年发表了一个数据,我们国家空调用电占到全球30%,中国人是最喜欢用空调的国家。

张天:一半的能耗都耗在空调上。

张志浩:具体数字是6500亿千瓦时,大概占到全国用电总量的9%,这是非常夸张的一个数字,用在空调上面。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建筑保温节能问题,比如没有人的房间可否不用空调,这里面创新的机会非常非常多,而且空间非常非常大。

财才说:非常同意。

像我们之前从互联网刚刚出来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因为互联网所以所有生意都可以再做一遍,我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咱们碳中和,因为碳中和所有生意都可以再做一遍,就像刚刚张总说的,空调耗电耗这么多,咱们的建筑材料如果能把减碳的工作做到位了,其实就是一个大的机会。

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不论能源革命还是碳减排技术,对于创业者来说都是挺具有门槛的,因为咱们刚刚聊的,我相信很多看直播的人听了专业名词也挺懵的。那您认为“双碳”行业相比于互联网来说,它是一个快生意还是一个慢生意呢?需要哪些方面的积累吗?

张天:主持人刚才很谦虚说自己主持不专业,其实今天问的所有问题都是特别专业,在整个行业里也是非常关键,也是大家在不停探讨的这些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在拿碳中和类比互联网,因为大家认为它是对经济模式的一种革新,但我们在具体理解的时候,会感受到碳中和对于经济的改变和互联网相比还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

碳中和在技术的迭代、更新和创新上面可能是个快节奏的行业,尤其是最近国家政策频繁发布。但是整体我们觉得碳中和从商业逻辑来讲其实还是一个慢生意、慢产业。未来40年,如果中国在2060年实现了碳中和,2060年以后就不存在碳中和这个主题或者行业了,因为全社会已经是新型的低碳经济模式。所以其实碳中和是一个过渡期,通过一系列的技术赋能、基础设施改造和投资赋能,来实现整个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为什么说碳中和慢?第一,它不是创造新行业,而是改造旧行业,这就必然存在环环相扣的过程,是系统性的。如果拿水桶举例的话,并不是说发挥长板还是短板的事,而是发展非常快的长板要停下来等一等这个短板,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碳中和。比如还是拿我们最熟悉的领域建筑举例,我们今天要打造一个零碳建筑,在智能控制系统、节能材料、绿电使用过程中,如果有任何一个短板,就会使得其他长板发挥出来的创新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是因为它跟实业结合的太紧密了,每一个技术都需要实业场景的落地,需要长时间的试错,这个时间会比互联网的很多产品要慢很多。比如新建一座零碳建筑物,仅是施工周期就要至少18-24个月。而中国还有广泛的存量建筑,大概600亿平米,如果进行改造,单体建筑从设计到改造可能就要9-12个月,还要考虑尽量不影响大家当前对建筑的使用。所以每次一个新产品的试错和迭代的时间都会非常长。

所以我们在做这方面投资的时候也是更多的利用自己的产业平台,并且调动更多其它产业的合作方,能够为好的技术提供足够长期、足够宽容的条件和赋能平台。我们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能够在碳中和领域投资陪伴企业、技术一起成长。

这是我的一点分享,谢谢!

邹娟:谢谢主持人,谢谢张总!

其实在拿互联网和碳中和这两个话题来对比的时候,我之前也常常喜欢用一个类似的比喻,就假如说互联网我们看到电商的话,它其实最大程度的变革是说,它极大的压缩了渠道和通路,把渠道和通路变得扁平,那么商品到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信息越来越通透,这是一个很大的变革,如果看电商的话。

我们在谈到碳中和的时候,在企业无论你各行各业,在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步骤里面,都会产生碳排放,所以那么如果说需要碳达峰和碳中和,各位可以想想,对企业其实它不仅仅是经济表层,对于消费者通路的改变,它还意味着咱们生产流程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我们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每个环节,都发生很深远的变化,所以我会认为这个变化这个变革的程度是会更深远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针对这是一个快生意还是一个慢生意,其实大家可以看到真正我们在谈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候,都是有时间点,2030、2060。所以这个时间点就意味着,我们在2030甚至2025之间有哪些事情可以做?能够促使我们的企业更好的达到碳达峰的目标。到2030和2050之间又有哪些举措可以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比如说刚才各位也提到了绿色建筑,包括一些分布式的光伏,可能现在它的一些商业模式相对比较成熟,或者说哪怕刚才各位谈到9-12个月,或者更长一点的周期,在我们看来仍然是相对比较快的实施措施和途径。

比较慢的途径,就是说企业真正在选择,或者整个社会在考虑碳达峰碳中和,在算这个账,在看整体资源分配的时候,有一些更为深远的整个产品整个服务结构发生变化,迎合这个低碳时代的到来,这个往往发生的时间,包括用户、你的消费者接受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点。由此引发的一些生意的机会、创业的机会点可能是更为深远的一个变化,它需要的时间轴也会更长一点。

但是不论怎么样,我们面临的也就是2030、2060这两个时间段,所以我觉得整体上来说是非常同意用长期注意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一些机会。谢谢!

张志浩:关于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快机会还是慢机会,所以我刚刚希望邹总先讲,邹总可能会说这个是一个快机会,因为从资本的角度来讲,投进去不用等企业赚钱,科创板上市立马就套现了,因为这个概念非常好。所以快机会还是慢机会,我觉得要从什么角度去讲,从资本的角度来讲,它的收益应该来讲是快的。

另外一个快的是什么呢?如果你这个技术已经是成熟的,那你的市场落地会比以前快,以前在节能的技术当中,实际上以前也有很多节能的技术,但是所有的考量都在成本的角度去考量,到底为这个技术所支付的价钱算的过来算不过来,我省的这个电费。从工厂的能源管理,我们以前也有能源管理这一块,但是从甲方的角度来讲,他一定会去算这笔账。我相信从现在开始,慢慢从算成本账开始变成说某些行业必须要去做到低碳经济,必须要做到“双碳”的标准,这个会发生一个游戏规则当中的巨大变化。所以这个落地快,我会觉得跟以前也会不一样。

但我觉得慢的地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技术,因为技术的发展,它本身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尤其是一些原创的技术,你从最早的实验室的研发,到一步一步走出来,这个通常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在能源效率的提升这一块来讲,其中有一些管理的部分可能会比较快,但是真正的能源效率提升涉及到技术面的部分,研发还是一个慢活,这是快不起来的东西。

财才说:关于快和慢,其实就是看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件事情。但是我觉得三位都提到了同一点非常关键,就是你的技术积累是着急不来的,一定是要有技术上的积累。

最后一个问题,眼下虽然“双碳”的目标已经落地了,但是行业内围绕排放标准、减排指标、碳交易等诸多环节,标准还是不大清晰的,规则也没有落地,可否谈一谈围绕“双碳”规则,各位在行业内面临了哪些难题和挑战呢?

邹娟:我先抛砖引玉一下。

其实我这里想说三个观点:

第一点,对于碳核查、碳目标来说,确实现在我们观察到的,根据我们内部的数据库观察到的,现在很多行业的头部企业已经非常积极的去参与到我们叫SBTI这样一个过程中,大家在谈到这个目标的时候,会观察几个维度,一是监管机构、政府大的目标的要求;二是行业相关的企业竞争对手他的要求;三是我的下游,如果下游是企业2B的话,那么我的下游企业它的目标设定的要求。到最后,他会反观说我自己的范围一和范围二要怎么样设定,我绝对值的下降,一旦他加入了SBTI这样一个组织之后,那么它的下降目标是不可以低于每年4.2%这样一个目标的。所以往往我们肯定有很多企业也会提出来到2030降绝对值50%这样一个目标,许多行业领头企业都往往会提出来这样一个目标,甚至是50%朝上,范围一和范围二。

那么范围三呢,因为范围三主要是企业的供应商,它在碳目标的设定中其中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绝对值的设定;一种选择是强度设定。我们也观察到各行各业的企业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是选择绝对值的设定的话,这个我们认为是力度很大的,如果说是强度的一个设定的话,我们会认为是更实际一点的做法,没有对和错,更多的是去和企业现在的目标进行一个结合。

第二点,但企业确实说在制定了目标之后,难度在什么地方?这就涉及到我想要分享的第二点,企业在真正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这个50%、10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放在纸上可以很掷地有声,但真正的去实现它,是需要和企业的战略深度绑定的,因为它需要去理解我企业未来几年的资源怎么进行分配,我怎么样确保说我这个目标给到了公众之后,我能够切切实实的完成,到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怎么样跟外界进行资本市场的沟通跟监管,跟政府的一些沟通,能够回到我们的沟通,能够回顾说我们这个是否达成。

当然这也涉及到另外一个难点,如果说企业它的碳核查、碳标准,它的标准没有完全加入到这样一个统一的维度中去的话,可能也会涉及到它的50%、80%如何界定、如何评估这样的一个难度。

但整体来说,企业要达到“双碳”的目标,需要和自己的战略深度绑定,能够去更好的做资源的分配。

第三点,其实在我们谈到“双碳”这个过程中的难点,这个事情其实是一个变革的管理,因为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各行各业的人,每个不同职位、不同岗位的人对于“双碳”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对于“双碳”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不论你是说作为创业者,我把“双碳”看成是一个商业机会,还是说你作为企业的运作者,我把“双碳”作为我的企业责任来看,还是说我这个企业跟“双碳”有一些商机的关联,我想更好的去布局我全球化的足迹,他在考虑各方维度的时候,他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对于“双碳”的认知也是很不一样的,如何更好的发挥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层级来一起共同的达到“双碳”的目标,是一个持续性的难题。因为刚才各位我们也分享了,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所以如何确保这个长期事情能够朝着这个目标落地实现,也涉及到很全面的变革的管理。

所以我认为这个是在“双碳”我们谈这个话题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难题。谢谢!

张志浩:我觉得现在形势是这样的,习主席提出了一个国家层面的OKR,2030、2060要达到碳中和的目标。但是往下执行,现在是在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坦率讲,现在往下执行的政策面实际上也蛮粗糙的。

我们具体去看,今年沿海很多省市都做了限电,这个实际上是跟能源指标是有关系的,现在基本上很多省份它的做法是说把省里面的能源指标或者地方的能源指标,跟我的经济价值,基本上每个省都在做调查,现有的企业你的经济贡献价值,跟你每单位的能源指标做一个挂钩,做一个排名,接下来的做法可能就把排名朝后的那些企业,可能要剔出去,因为它新增能源的指标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他就把耗能的、经济贡献不大的企业要剔出去。

这个政策听上去是有道理,你的单位能源要跟我的经济贡献要挂钩嘛,地方的政府还有税收的要求,但实际上仔细去想想,这个实际上是非常有问题的。因为这样一比的话,比如你的基础材料或者说你的民生用品,价值贡献肯定是低的,肯定没有办法跟高科技企业,像跟我们这样的企业,我们这样的企业毛利率是40%50%,我的能耗又不高,你随便拿基础材料的企业或者随便拿民生用品的企业,肯定要被剔出去的。

这样一来的话,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以后基础材料就不用做了,我们民生用品就不用做了,我们全都转到其他的行业当中去。因为每一个行业它的行业特性不同,意味着它的能源利用效率是不同的,如果你是用一刀切的方法,势必会导致某一些行业没有办法合理的持续下去,或者说这些行业就会变得出现一个供给关系紧张的矛盾状态。

所以一个合理的做法,我相信接下去可以去做的,现在政策面是横向的,也就是说我每个省每个区,但是纵向的政策是怎么样,实际上是要分细分行业,我在细分行业当中怎么去排我的能源效率,我在这个细分行业当中把能源效率低的行业,把它挤压出去,来推动能源效率的提升。刚刚张总提到的建筑领域,建筑领域就非常简单,我要提升我建筑领域节能的指标,这个我觉得是从纵向的行业当中要去推动的,我觉得这个是未来5-10年会广泛去推进的一个事情。

回过来讲,我们现在“双碳”经济在政策面来讲还是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

张天:谢谢!

张总提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说去年习主席在联合国把自己的OKR给定好了。之后相当于是各个省份跟习主席来做OKR的分拆和对齐。而且张总刚刚说的一点很对,除了各个省市以外,其实更应该的是我们各个行业的主管部门来做OKR的分拆和对齐。据我们了解,这个事情确实也是在推进中。所以我就在张总刚才说的这个观点之上给大家提供政策制定中的一些细节和考虑,也供大家参考。

还是以建筑为例。我们其实一直在等待着——不管是住建还是发改部门——制定出建筑领域的3060减排路径图,但是据我们跟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和学者专家的交流,这一部分的路径图制定可能会是各个行业中相对最晚的,同时建筑也可能会是实现碳中和最晚的一个领域。具体他们考虑的点有这几个:

第一,建筑在能源消耗链条的最末端,很多创新和标准要和上游的能源生产端和工业制造端做匹配。我们可以做一个脑洞的假设,如果今天中国所有能源都是绿色能源,那想实现建筑碳中和非常简单,只要把人们生活中直接用化石能源的部分替代掉就好了,用电磁炉、电动车,建筑部门的碳中和也就实现了。但实际上,即使到2060年我们的能源也不都是绿色能源。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要做到跟上游匹配,过程就会很慢。

第二,刚才我也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我们的思考点,其实建筑是一个交付+运营双重属性的产品,所以政策方也需要从这两个角度对企业制定标准。

第三,建筑并不只有一个单一决策者。它不像一个大工厂可以一次性进行所有关于碳的改造和达标。在城市场景中,我们的建筑是由零散的产权所有者和独立的生活单元构建成的,所以决策相对非常零散。那么在制定标准的时候,除了考虑到碳达峰、碳中和这个目标,也要考虑到每个人生活便利性的改变和成本的改变。张总刚才说到从成本的驱动到政策的驱动,但是政策驱动以后,不能让每一个小业主的成本上有太大的变化和不适感。

这三点结合在一起,是现在相关政策在出台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更多审慎思考和讨论的原因。我们希望所有从业者,不管是碳中和领域的投资人还是产业方、创新者,大家可以一起有一些自下而上向政策的反馈,提供更多一线的经验和想法,有利于我们的未来政策有更准确的制定方向。

谢谢!

财才说:好,非常感谢三位嘉宾。

我们今天从三位嘉宾的发言里面,看到了不同的行业对于碳中和这件事情的一个看法,它的改变,面临的挑战。其实我觉得我们今天会坐在这里,都是因为一件事情,就是能源变革后面充满着商机、价值和财富。

非常感谢三位嘉宾的分享,我们今天圆桌就到这里,也谢谢各位的聆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3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