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电商走过了20年风雨,“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拼团砍价和直播带货,让整个电商产业进入了“低价竞争”的时代,今年国内的电商敢许会有巨大的变化。

阿里想再次改变电商“江湖”

淘宝与TVB合作
3月7日晚,TVB直播间首次上线,吸引了超过485万人蹲守直播间。TVB开创了“港剧式”超长直播在线时长带货模式。
据悉,TVB透过旗下公司与淘宝达成意向,双方将于年内共同合作超过48场电商直播。
让艺人以“港剧式”直播带货,边看表演边带货,观影下单两不误,这算是一种从维度上的“碾压”,也是一种直播带货的创新。
这也给直播带货的形式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值得思考的东西。

淘特工厂开始发力
另外,淘特旗下淘工厂会员已超600万。淘特陆续在国内核心产业带招商、招聘大量厂小二、开启了孵化单品“销冠王”计划等。
淘特一直做源头直供,培育M2C模式。今年正在继续加码产业带,会有更多小二直接工作在产业带。
这种服务+扶持的模式,等于是从源头上解决供应和销售的问题。
淘宝与TVB合作的“港剧式直播”带货模式,是在尝试以“内容”引流;而淘特的发展,既体现了阿里“小二”服务,也从中寻找准了下沉的切入点。
京东能否将市场下沉到底?

开启补贴“降价”
为了应对其它电商平台的冲击,京东3月份启动了覆盖全品类的百亿补贴,并推出了“买贵双倍赔”规则。在这个春天,京东打响了电商“保卫战”
京东主攻下沉市场的京喜拼拼,到去年6月,相继关闭了全国各地的业务。京东的活跃用户早已被后来者超越,尤其是在下沉市场更惨淡。

誓把下沉做到底
针对下沉市场,京喜已与京东极速版合并,开始在主app上更多采用京喜和下沉版的供应链。
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提出了京东零售2023的四大必赢之战——下沉市场、供应链中台建设、开放生态建设以及同城业务。
京东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在“二当家”这把交椅上没坐多久,就被后来者追上,如今再次出发。只是,光喊口号总不行,得有拿得出手的方法,才能真正沉下去。
抖音在电商“江湖”已不可或缺

电商大盘高增长
如今,已没人会说抖音做不成电商了。打破了社交做不成电商“诅咒”的抖音,并迎来了高速发展。
从去年10月至今年2月,在整个抖音电商大盘里,抖音泛商城月GMV占比已稳定在30%左右,相比去年有明显增长。
去年,抖音的一波“本地拼团”业务,着实给了对手一记响亮的回应。只要有流量,想对接什么业务,信手拈来。

抖音电商目标大
据悉,2023年抖音电商整体GMV目标不低于20000亿,其中泛商城的目标大概要占整体目标的30%左右。
在小红书刚把直播提升到独立部门,京东也刚开启百亿补贴主攻下沉市场的时候,抖音早已把目光放的更远。
你可以不做淘宝京东,做电商,抖音却是目前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你不知道抖音的终点在哪里,却可以清晰的知道抖音的电商才刚刚开始。
拼多多要与美团在碗里“抢食”

快团团来抢饭碗
拼多多旗下的社群团购平台快团团,在低调的推进本地生活业务。快团团本地生活主要面向餐饮、娱乐、丽人和住宿。
这其实是让美团比较烦的一件事,去年被抖音撸了一波,如今拼多多也来插一脚。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本地化团购服务,利润比较大的,否则人家干嘛要抢你的饭碗?

直播和海外都不放过
多多视频已于今年初突破1.5亿用户,目前稳定在1-1.2亿,用户时长峰值超过40分钟,目前稳定在30分钟上下。
这意味着,多多视频虽和抖音、KS仍有差距,但已超过小红书,且用户时长则已比肩微信视频号。
拼多多海外版已经霸占了北美下载市场的首位,老外都顶不住拼团抢现金红包的“毒”。
拼多多相比其它电商平台而言,有着明显的短板和长板。补贴了这么多年,终于能再上一个台阶了,却让“江湖”更加血腥。
流量新贵小红书,成为电商新焦点

开启头部扶持
小红书一直以“笔记”引流,这种分享模式其实就是放大了的朋友圈和“购物评”。借着这种模式,让小红书吸引了众多明星入驻,也让小红书逐渐向电商靠拢。
近期,小红书推出“时尚星火计划”,为商家和主播提供流量扶持,以及货盘选品、营销工具、平台服务等各方面的政策。

提升直播业务
2022年小红书电商直播主播数量同比增长337%,直播场次同比增长214%。尽管在月活、创作者、发布量、使用时长等方面,距抖音还有较远的距离,但已成为流量新贵。
小红书更是把直播业务提升为独立的部门,用以统一管理直播内容与直播电商等业务。
如果说下一个电商的风口在哪里?小红书无疑会成为焦点。
做小红书需要种草,种草的的关键不是急功近利,而是通过日常的“笔记”分享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温柔的一刀,犹如在会客厅里面喝茶,远比像大卖场一样轮番吆喝,对用户的影响更加深远。

小红书的“笔记”是内容的一种形式,抖音的直播是内容的直接体现,淘宝的“港剧”是把内容放大。那么,严重缺乏“内容”创新的拼多多和京东,会面临怎样处境呢?
单纯依靠“卖场式”或“吆喝式”的电商,逐渐成为过去时,未来的电商江湖更加“血雨腥风”。
而这座“江湖”里还有唯品会、网易严选、苏宁易购、小米有品等一众“门派”,在摩拳擦掌。
作为一个电商人,面对这么多的电商平台,到底从哪里开始会有选择恐惧。
其实,每个平台的流量成本都不低。选择一个容易切入、流量成本低的平台,相对会更容易一些吧。

当作为阿里灵魂人物之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当选了全国政协委员后,当“平头哥”的玄铁CPU出货量超过25亿颗时,人们终于看到了不一样的阿里。
再也不会把阿里当成一家电商企业看待,阿里也正式走入中国科技型企业的前列。
再回首,发现在电商的江湖里,阿里的身影仍然是一座同行难以跨越的高山,而这个身影却在电商的江湖里越走越远,难以追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5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