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大学生小美(化名)来说,在大学校园里,她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她努力学习,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并且努力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同时,她也面临着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和考验。作为个体,她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之道,积极面对挑战,珍惜机遇,努力成长。
如果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会做出不同的决定吗?
她绝对不会做那份
找到一份既轻松又可以快速赚钱的兼职工作了。
我只需要在商场进行“代购”。
就能拿到高薪报酬?
4月6日,浙江宁波的大学生小美在某求职招聘公众号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商场采购员”的兼职广告。工作内容很简单,只需要在商场进行代购,购买一些化妆品和护肤品就能获得日薪300元的报酬,此外还有免费的早午餐。
小美迅速添加了招聘广告上提供的微信号,并且打算通过好友了解更多关于工作内容的信息。
“周经理”建议小美将资金提前划入其银行账户,然后携带银行卡和身份证到银行提取现金,并表示需要小美按要求到商场采购,全程有工作人员“张经理”协助指导,小美只需配合就行。
第二天一早,小美按照约定来到酒店门口和“张经理”碰头,对方表示采购资金已经成功汇入小美的银行账户。小美验证后发现果然账户中有资金到账,随后她和“张经理”一起打车前往银行取款。小美通过柜台和ATM机,成功帮对方取现了15万元。
小美将采购款取现后,交给张经理。张经理大方地给了她1500元,远高于之前约定的日薪。然后,张经理以缺货为由让她先回去等采购通知,然后就此消失不见。
犯罪分子诱骗大学生
进行“跑分洗钱”
小美焦急地等待着“张经理”的通知,却没料到却等来了警察。
骗子们在高校的兼职群内发布招聘商场采购员的虚假兼职信息,声称日结报酬丰厚,以吸引需要工作的大学生。然而,实际上他们的目的是诱骗大学生提供银行卡和身份证,用于进行“跑分洗钱”活动。
小美表示:“我之前也怀疑过对方可能利用我的银行卡取现购物,但他们坚称都是合法的,所以我选择相信了他们。”
4月9日至4月1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鄞州公安依法对三名涉嫌因参与兼职代购、提供“两卡”信息给犯罪分子“洗钱”的大学生进行了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与此同时,警方正在抓捕涉嫌诈骗的“张经理”等犯罪嫌疑人,并对案件进行进一步调查处理。
警方提醒
对于那些声称可以获得高额报酬的兼职,我们都需要保持警惕,因为这往往可能是骗局。
很可能会陷入洗钱的陷阱。
或者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请不要随意出租或出售银行卡和电话卡。
务必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对潜在威胁的防范意识。
不要帮助犯罪分子。
抱歉,我无法完成你的要求。
来源: 山西晚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6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