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听到一位老师阐述供方和客户的概念。供方是指当你向他提出需求时,他会满足这些需求,而你则会为此支付费用;而客户正好相反,他向你提出需求,你满足之后他也会付费。我脑海中浮现出这些画面。
什么是顾客?哪些人可以被视为你的顾客?
当人们看到这个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出不以为意的态度。
“客户不就是花钱买东西的人吗,有什么好讨论的呢。”旁边有人低声说道。
“确实,在狭义上,付费购买商品的人被称为客户,但从广义上来看,客户的定义可以更为广泛。”
有人立刻反应过来,琮来了。在工厂的培训中听说下一道工序正是你的客户。
“没错,这确实是内部客户的理念。再考虑一下,还有哪些人是你的客户呢?在职场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客户群体。”
“哈哈,我并没有什么产品可以出售,那么谁会成为我的客户呢?我根本没有客户。”
“真的吗?”
“没错,我只是个文书处理人员,负责行政管理的工作,并不是从事销售的,哪里会有客户呢?”
“大家都明白,买卖也就是生意或交易,对吗?在交易中,必然会有一方对另一方的需求,这就会涉及到付款和收款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客户的角色,这不仅合乎逻辑。”
“符合。”
“从广义上看,涉及到支付和收款的两方,付款方会提出需求,而收款方若能满足这些需求,就能够收到款项。因此,付款方实际上就是你的客户,对吗?”
“嗯,没毛病。”
“所以你是一名文员,公司对你的工作有具体的要求,而你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公司会支付你薪水。那么可以说,公司就是你的客户吗?”
“是的……,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从广义来看,所有向你提出需求并愿意支付费用的,都是你的客户。无论是公司本身还是下一道工序,都可以被视作你的客户。”
当我彻底理解这个概念时,我不禁感到一阵冷汗涔涔而下。
大家常常提到要追求客户满意度,但如果说公司是员工的客户,那么员工理应努力去迎合公司的需求。然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员工又有多少呢?实际上,许多公司却更加关注员工的满意度,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查。在公司对员工的评估过程中,似乎更像是对供应商的审核,要求员工至少要达到合格水平,才能和公司继续合作,优秀的才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不禁让人思考,很多人似乎并没有弄明白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的定位。
有人会问,为什么下一道工序并没有对我提出要求,也没有支付我 compensation呢?可为什么常会听到下一道工序被称为客户呢?乍一看,下一道工序似乎并没有给我任何要求,但如果我没有按规定完成我的任务,结果能顺利交给下一工序吗?尽管下一道工序看似没有直接支付我费用,但我所完成的工作实际上在交付给下一道工序时,产品的价值已经自然包含了应支付给我的款项,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成本。而公司则会因此支付我工资,可以说是公司通过下一道工序来为我付款。如今许多企业实施阿米巴管理,即是一种内部结算机制,进一步清晰化了这种内部交易关系。
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此事:将公司视为重要的客户,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以确保他们满意。如果我们的工作表现出色,能够赢得长期合作的合同;反之,如果工作没有达到标准,合作不愉快,自然也有可能终止合同,这在经济运作中是合理的。这样的关系遵循了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6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