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都要贴春联!
今年春节的时候,看到一位小才女自己写的春联:大红印花的纸张镶嵌着金黄的隶书字体,那么鲜艳,那么雅致。突然间我感慨良多。
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老爸在外面工作,也算是个“文化人”,每逢春节回家,一个村子的人都会拿着提前准备好的红纸(写春联用的)来到我家,我妈也就在院子里支张大桌子,我们几个小孩也都忙乎着:磨墨的,裁纸的,和面糊的……一切工作准备就绪,轮到我爸出场了,大家伙儿让烟的让烟,撑场的撑场,在一片欢声笑语中静等老爸出“作品”。
这边墨已磨好,纸也裁好,只见老爸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呼呼呼一口气写出好几副,拿到春联的邻居个个笑口颜开,欢欢喜喜地拿回家贴门对啦。没有轮到的也不是很着急,慢慢等着吧,反正有瓜子,有花生,还有一大堆的欢声笑语,没有人觉得着急。只是老爸写着写着就有点慢了,估计是有点累啦,还有比累更“累”的是“词写完了”!每写一副都得想“半天”,直到邻家大叔拿过来一本类似于“老黄历”一样的书,这个窘境才被打破。。。就这样忙忙碌碌,说说笑笑闹腾一上午,大家都有收获,各得其所,喜庆热闹。这也算是过年流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甚是怀念!
现在仔细想想,当时老爸的字算不上好,甚至用现在的眼光看不入流,但为什么当时几乎大半个村子的人都让他来写呢?那是有原因的:一来那个年代(80年代)农村有文化、会写字的人很少,加之老爸在外工作,见识广一些。二来就是那个年代根本也就没有什么“成品对联”,买都买不到,只能手写啦!所以说这个传统也是过年文化的一个经典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变快,很多“快餐式”产品应运而生,方便了生活却失去了一些文化灵魂。就拿写春联来说,可能大家听了我刚才的描述,对这个“写春联故事”也没有太多的感触,那是你没有身临其境,更没有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去参与这件事。
接着刚才那个话题我再给大家加一段:当老爸开始写春联的时候,叽叽喳喳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就连那几个放炮的“不太听话”的顽孩儿也被爹或娘拉过来,注视着这里的一切,大家都和老爸一起屏着呼吸,直至一副对联完成,才恢复正常的说笑:“写的好啊!”“有水平,有文化啊!”“不愧是有工作的,这字写的好啊!”……这里面夸得最卖力的竟然是村里不识字的几位近叔和大姨。。。在这要说的是,赞许里没有太多的虚荣和浮夸,更多的是真心的佩服和称赞。大家可以想想,这样的场面对我们这样处于懵懂无知的孩童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这里没有说教,没有打骂,有的只是引领和示范。无形之中,知识无价,尊重知识等这些标语式的宣传就这样扎根于在场的每一个孩子心中,也为他们插上了梦的翅膀。
近些年,春节时人们甚至都不需要买春联了—有人直接送了:先是各大国有银行,三大通信公司;再到农药化肥种子门店,再后来好像随便一家门店都可以把自己的广告印刷成品,铺天盖地的“乱送”。真的,这弄得过年了,人们只记得要有贴门对这个流程,却忽略了对联上的内容,更没有深思对联的含义。有报道说还出现了某某学校和某某医院的大门上贴出“生意兴隆”对联的笑话,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省啊!
最近一段时期,国家高层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也希望写春联这个好的传统尽快回归,让大家贴上手写体春联,就如前文提到的那位可敬的小才女一样。
我期待着以后的春节每个家庭亲自手写的春联,让我们把一年里自己对生活、对工作、对祖国变化的感悟转化为千万副喜庆的春联贴在千家万户门上,也贴在亿万华夏儿女的心中。
智慧人生 一定精彩!
2022年 01月31日(除夕)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yie.com/10189.html